【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氫能技術正成為能源供給變革的重要方向。《“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指出,要推動車載儲氫系統以及氫制備、儲運和加注技術發展,推進加氫站建設。為抓住氫能領域的市場機遇,一場群雄逐鹿的精彩大戲正拉開序幕。
10年時光荏苒,從乍暖還寒到前景可期,當下,氫能行業正處于爆發前夜。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十三五”期間將是氫能行業起步的5年,也是駛入發展快車道的5年,更是逐漸得到資本重視的利好契機。
“能源”,真的來了。氫能作為一種的二次能源,應用廣泛、前景廣闊。公開資料顯示,氫是元素周期表中輕的元素,關鍵是使用時清潔無污染,水是的副產品。根據《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預計,到2020年,我國燃料電池車輛將達到1萬輛。
任何行業的發展,總有經歷周期性波動,氫能也不例外。時間回溯至十年前,用羸弱來形容氫能產業并不為過。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起,國內投運的氫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穩步增長,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0%。“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曾預測道。
良好的政策預期、技術進步以及成本下降是氫能產業快速成長的源動力。政策層面,伴隨市場份額的開拓,過去10年來,國家對氫能的定位和認知在不斷強化、清晰和完善。初氫能僅在能源供給變革、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等相關文件中被附帶提及,而從2016年開始,氫能行業開始迎來一系列專項政策。
其中,兩項政策尤為亮眼——《“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與氫能源相關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鏈的市場主體地位,推動氫能行業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隨即,根據多部委共同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財政支持的相關政策,所有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逐年遞減,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不變。在加氫站建設上,國家對符合標準的每站獎勵400萬元。這也意味著相關職能部門在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層面為氫能“量體裁衣”。
從技術層面看,當前各種氫能應用技術百花齊放,初步掌握了燃料電池電堆及其關鍵材料、動力系統、整車集成和氫能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并在技術水平和市場空間上不斷拓展。
氫能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同時,行業發展的樂觀態勢反過來又進一步加速了企業擴張。氫能前景可期,作為活躍的市場主體,企業的布局與擴張也在提速。包括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宇通客車、神華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廣核等一眾行業翹楚都在摩拳擦掌,密集布局氫能,各自的項目規模均不斷擴大。
隨著“氫”裝上陣新常態的到來,在新的市場商機吸引下,專業化氫能企業持續涌現,并呈現三大亮點:首先是國內氫能企業汲取先進技術,實現技術和市場優勢互補,大力拓展本土化業務;其次是傳統能源企業借助開發建設和市場渠道方面的優勢,適應市場需求,開辟氫能業務,此外還有平臺型企業布局專業化氫能系統解決方案業務,在擴張氫能產能的同時,謀求系統集成板塊。
盡管如此,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集中度不高、基礎研發與核心技術投入不足,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力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現在距氫能大規模商業化僅差臨門一腳,誠如商業模式、補貼政策等國家和地方的直接支持政策有望在未來三年內陸續出臺。”不少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對國家政策的預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