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暫停地面電站指標發放、限制分布式規模、降低電價”等系列要求引發光伏行業巨震。
“531”新政瞄準核心競爭力 光伏產業或迎行業洗牌
一石激起千層浪。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引發光伏行業巨震,并將其稱為“531”新政,也稱為“史上嚴光伏新政”。
近幾年來,光伏產業發展迅猛,而棄光問題也隨之逐漸凸顯。2017年,由于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的爆發更導致光伏規模有些失控,提前透支了市場消化能力。為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通知》明確提出“暫停地面電站指標發放、限制分布式規模、降低電價”等系列要求。這既是緩解消納問題,也是為先進技術、高質量光伏發電項目留下發展空間。
政策的出臺并非毫無征兆。國家能源局每年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當年的光伏裝機量發出指導性意見,而早在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提示了控制規模問題。
根據財政部的統計,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到1000億元。伴隨著光伏發電裝機超預期增長,補貼缺口不斷加大和出現的棄光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普通電站今年不再安排指標,而分布式光伏在一季度就已經完成逾768萬千瓦的裝機量,余留的“帶補貼”分布式指標已非常少。政策的進一步收緊引起了光伏企業的強烈反應。6月4日,192家戶用光伏企業發出了聯名建言,支持下調補貼強度的政策方向,但認為新政對所有光伏企業一刀切的做法值得商榷。
為了解企業訴求,國家能源局與部分企業座談,并在6月7日發文回應強調國家發展光伏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支持是毫不動搖的。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我國光伏發電歷經成長起步、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發展等階段,當前發展的重點需要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推進技術進步上來。”根據當前發展實際情況,我國明確暫不安排各地普通電站建設規模。有業內專家分析,“531”新政后,中國光伏業將真正由政策回歸市場,走向“成年”。
今年一季度,我國棄光棄光率超過4%。在國家的重拳調控之下,光伏企業更應當為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而考慮,不能只注重短期的一己之利,而肆意放大問題的嚴重性。
當然,對于光伏產業也不能簡單的一限了之,國家需要出臺更多的配套政策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為支持和促進光伏產業發展,接下來,國家能源局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配合財政部抓緊發布第七批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二是加大電力體制改革力度,切實推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三是加快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的落地實施;四是抓緊減輕可再生能源企業負擔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和營商環境;五是要求電網企業做好光伏項目并網工作;六是著力擴大光伏發電消納市場,減少棄光限電。
業內專家認為,“531”新政將引發新一輪行業大洗牌。與會企業家表示要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帶來的新要求,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和行業踏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隨著行業發展戰略的適時轉變,技術先進、發展質量高、控成本能力強的企業,有望覓得發展機遇。而技術含量低、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企業,則不得不竭力求存。光伏行業的發展將是對于優勝劣汰、核心競爭力的理性回歸。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