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衛清潔】2017年,火熱的固廢市場中頗為引人注目的一塊當屬環衛,呈現出的爆發式繁榮。但據E20研究院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的環衛市場尚處早春,市場小而散,就像春秋列國時代,群雄割據明顯。那么,從政府的行政壟斷走向市場化,環衛是否真的像項目釋放速度那樣生機勃勃,還有哪些痛點需要打通?本文對此進行了一些思考和論述,以供業界參考。
初現繁榮的環衛市場 市場紅火但賺錢不易?
“2017年是環衛市場真正的元年。”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指出。在PPP模式的推動下,環衛市場正在進入快速增長期。
過去,環衛一體化項目多數聚焦大中城市,隨著相關需求的下沉,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以及部分區縣、鄉鎮,也逐漸出現了環衛PPP項目。環衛服務由此從政府壟斷走向市場化,相關企業的訂單也迎來了爆發性增長。根據E20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目前有四五千家企業參與環衛,有一定規模的環衛企業大約有140家左右。而在項目遍地開花、企業聞風而來的環衛領域,是否就如早期的市政水處理一樣,是一片藍海?
做穿了的市場
在環衛一體化、環衛PPP等名詞興起之前,環衛行業便已存在多年。環衛相關的任務、效果、花費、考核等項,項目甲方——政府相關部門也早已耳熟能詳,并對此有著較為穩定的心理價位。E20研究院固廢領域負責人、行業分析師潘功博士形容,環衛市場是一個“做穿了的市場”,議價空間極為有限。
對于環衛項目中的投資額問題,杭州錦江集團環衛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國海曾在“2017(第五屆)城市垃圾熱點論壇”上談到:“甲方更傾向于用他的經費去衡量標準,而不是用標準去衡量經費。這一塊讓企業很糾結。”
人員管理要求高
在PPP模式興起之前,傳統的環衛工作多以掃帚、簸箕、垃圾車的方式呈現,環衛工人大多年齡偏大、學歷較低。據悉,目前環衛項目簽約時,中標企業大多需要全盤接收已有環衛系統工作人員。企業在接收過程時常面臨人員管理方面的挑戰。
人員社保問題便是企業遇到的首要障礙。潘功介紹,傳統環衛領域,60后、70后居多,甚至有70歲以上的老人。“今天干了今天拿錢走人”的雇傭模式較為普遍,農忙時期無人工作的情況亦屬常見。而在環保企業接手項目后,則需辦理簽合同、上社保等手續。北控城市服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總監潘立本表示:“企業不給工人交社保,政府會查。若企業準備上市,則風險更大。除費用的額外支出外,有時候員工由于扣款問題還不愿意交社保。此外,還有一些政府車輛,不上牌照,只貼一個城管標簽,但企業就不能這么做。這些都是環衛領域不規范的地方。不像水務項目,有一個標準化的東西。”
人員及設備面臨升級
在環境治理效果考核加嚴的趨勢下,各地對環衛質量的把關也逐漸趨嚴。多地道路考評以克論凈,每平方米不得超過10g甚至5g的管理條例陸續出臺。企業拿下項目后,對環衛作業的升級工作勢在必行。
設備方面,自動化、智能化裝備陸續嫁接到環衛項目中,自動清掃車、集成式轉運系統、智能管控平臺等元件開始出現,雖然智能管控部分壓縮了用人數量,但仍未項目前期投入帶來一定壓力。此外,設備升級對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智能化系統中,環衛工人需要時刻接受監管,易遭受反感抗拒;另一方面,還需要掌握一定自動化機械使用技能的人員來完成作業,人員培訓或更新換代需被提上日程。
存在模式風險及考核壓力
在環衛市場化項目的合作方式中,既有傳統的政府購買服務,也有逐漸興起的PPP合作模式。前者的服務期限為3年或5年,后者則在10年以上。對于兩種模式并存的環衛市場,E20環境平臺PPP中心總監湯明旺認為存在隱憂:“包括環衛設備、設施及建筑工程的環衛項目,若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可能會與財預87號文沖突,有合規性風險。如果政府購買服務超過3年,合規性和有效性也要重點考慮。”
PPP模式滲透進環衛市場后,隨之而來的還有績效考核的要求。相比于政府購買服務,PPP模式運作的環衛項目,必須嚴格遵從財政部有關可用性付費和績效付費的要求。目前已有的PPP環衛項目中,亦存在不少對“菜單式考核”的困惑。湯明旺表示:“市場化管理之后,一些地方政府把裝有GPS系統的環衛車輛運動時間作為考核依據,因此出現了不少下雨天灑水、冬天灑水結冰導致事故等現象。這些考核標準都還有待商榷。”
原標題:【觀察】初現繁榮的環衛市場,市場紅火但賺錢不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