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垃圾總量大、人均垃圾排量迅猛增加、源頭分類分流困難、回收系統效率低下等,都已經成為掣肘我國垃圾無害化處理推進的重要因素。垃圾無害化處理繼續強化相應的法律支撐,協調統一處理機制,完善回收網絡等。
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關系著可持續發展與城鄉居民的生存環境,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多年來,在中央和地方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不過中國環保在線就垃圾無害化處理問題咨詢多位業內專家,得出的結論是,截至目前,我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尚不能滿足當前生態文明建設與營造高質量環境的要求。
日益增長的垃圾體量和提升度有限的無害化處理能力,形成了鮮明的矛盾,且矛盾還在不斷激化。
根據2015年發布的《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狀況評估》,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從從1979年的2508萬噸增長到2012年17081萬噸,30年增加近6倍。對不少人而言,這是一個并不“恐怖”的數據。
插個題外話,如果回眸人類歷史,你會發現時代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從原始狩獵時代到農業時代花了十幾萬年,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花了幾千年,從工業時代到原子時代約200年,從原子時代到信息時代僅用了幾十年。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體量也同樣呈現出“飛躍式”的擴大勢頭。沒錯,就是這樣一個概念,和人類時代發展進程一樣,生活垃圾同樣具備可怕的加速“進化”能力。
垃圾總量越來越大,外加人均垃圾排量迅猛增加、垃圾分類工作總體上沒有取得突破、設施建設滯后等,都為我國垃圾無害化工作造成了重大阻礙。
需要指出的是,垃圾焚燒比例偏低同樣值得重視。與填埋等傳統的處理方法相比,垃圾焚燒減量縮容,可實現資源再利用,二次污染較弱,因此是垃圾無害化處理的主流方式之一。
阻礙重重,步履維艱,以至于我國垃圾無害化處理尚未形成規模,也缺少中長期的規劃與目標。
業內專家分析稱,我國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立法和制度不甚完善,標準模糊,監管缺失,管理也不協調,這直接導致了社會資本的消極倦怠。無害化處理成本高昂,缺乏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以及經濟效益低下等,又進一步影響了整個市場的活力。
放眼國內,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垃圾處理問題盡管嚴峻,但處理能力普遍較強。中小城市與城鎮因為垃圾分散,收集運輸困難,處理能力較弱,面臨著更大的垃圾無害化處理難題。
面對國內垃圾無害化處理現狀,結合對行業的深度分析,中國環保在線建議,國家將垃圾無害化處理進一步提升至戰略高度,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企業共生代謝制度等,建立物流體系,建立各級專業人員和機構等,確保垃圾無害化處理形成完整統一的鏈條。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