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我國危廢產量巨大,就目前危廢市場的處理能力看來,行業提升空間巨大。隨著環保政策趨嚴,危廢行業正在逐漸崛起。在政策加碼之下,2017年的危廢處理市場異常火爆,引來了各路資本的持續關注。
危廢領域“群雄逐鹿” 2000億市場空間加速釋放
近年來,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總體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根據環保部數據,2016年,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多達5347萬噸。而據華夏時報報道,目前在我國已申報的危廢中,尚有超過60%得不到妥善處理。危險廢物的實際產生量遠大于實際經營規模,我國危廢無害化處置和利用尚存較大缺口。
隨著環保執法力度的趨嚴,危廢處置整體供不應求,2017年危廢市場更是不斷升溫,危廢市場的火熱吸引了多家企業踴躍布局,行業掀起投資熱潮,并購成為危廢行業發展趨勢。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危廢市場異常火爆。在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看來,危廢領域正在迎來一場兼并重組的熱潮。
2017年以來,碧水源、雪浪環境、科融環境、東江環保、啟迪桑德等環保企業紛紛涌入危廢行業,通過并購、合營、投資建設相關項目等手段不斷整合行業資源,拓展業務范圍,試圖搶占這一“藍海”。隨著危險廢物產生量不斷增加,我國危險廢物處置需求將繼續增長,危廢處理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的時點。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我國危廢市場有望形成2000億的規模。
目前,危廢市場呈現出眾多企業踴躍布局,各路資本紛紛涌入的盛況,除傳統危廢處置企業快速跑馬圈地以擴大市場份額外,大量新進入企業也爭先搶奪這碗“頭啖湯”。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危廢業務的公司數量持續增加,對于危廢行業來說究竟是機遇更多,還是風險更大?
眼下,2018年新的《環境保護稅法》實施在即,環保稅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環保監管的日常化和規范化。在環保監管力度增強,各省均出臺危廢相關規劃的背景下,危廢處置剛需再次提升,行業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業內普遍認為,危廢產業現在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都將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然而,危廢行業技術門檻高,資本大肆涌入是否理性?一些企業盲目入局是否會帶來產業的低端產能過剩?這些都值得引起行業警惕。
我國危廢市場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行業還存在監管體系較為缺失,處理水平不高等許多不完善之處。企業布局危廢領域,實現危險廢物的資源化利用首先應該確保其安全性,包括環境安全和人體安全。同時,還應避免危險成分進入環境或生物鏈之中。在這一點上,企業不但要提升危廢處理的技術水平,引進先進的設備,還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強監管。其次企業要考慮目前的工藝技術成熟程度,行業應該建立起相應的標準和技術規范。
11月2日,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表示,下一步將借助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摸清底數,徹底摸清楚重點行業危險廢物的產生情況;建立環保信息公開平臺,要求企業公開危險廢物相關信息;確立涉危險廢物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法律制度,將涉危險廢物企業環境違法信息計入社會誠信檔案,并向社會公開;建立健全統一監測監察執法體制,明確要求固體廢物產生單位一律納入排污許可。政策制度體系的完善將倒逼危險廢物處置市場走向正規渠道,而在市場的淘漉之下,危險廢物管理也將逐漸走向精細化、規范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