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離我們還有多遠?與其他電動車相比,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具有續航里程長、動力性能高、燃料加注時間短、適用地域廣等優勢,國內已具備小規模商業化推廣條件。但不管是氫氣的生產、存儲還是運輸,甚至加氫站高昂的造價等都成為制約行業迅速發展的瓶頸。
從市場利好到多重門檻 氫燃料汽車離量產還有多遠
氫能源被譽為21世紀頗具發展潛力的能源,也被稱為人類未來的“能源”。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漸退坡帶來了行業焦慮,氫燃料則成為了新能源中的“香餑餑”。
氫燃料電池汽車被稱為“氫經濟驅動器”。在車用能源領域,氫能燃料電池被認為是實現車輛使用階段“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低排放”的重要技術方案,是未來汽車產業技術競爭的制高點。相對純電動汽車路線而言,效率更高、更節能環保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被一些國家和企業認為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方向。
從《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年-203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再到《“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這些文件均明確提出要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此外,財政補貼不退坡也給燃料電池行業吃了一顆“定心丸”。根據新能源補貼新政,純電動補貼逐步退坡,但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在2020年前保持不變。
氫氣相較于電能更易儲存、更易運輸,且充填效率與傳統汽油車相近,單次充填燃料后的續航里程也明顯大于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的優點在于續駛里程長、動力性高、燃料加注時間短,使用方式跟燃油車基本一致,且零污染。不少國內廠商都已開始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但是相關產業鏈離成熟還有一定距離,只能說現在進入了產業化“試水”階段。
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到了氫燃料電池車的研發當中,包括豐田、本田、現代等,這些車企生產的氫燃料電池車已經量產。盡管氫燃料被不少專家看好,但目前影響其發展的阻力依然存在,氫燃料的商用化道路依舊漫長。技術門檻高、前期投資大、研發成本高是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難點所在。目前燃料電池產業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仍面臨核心技術突破、培育和壯大產業鏈、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標準法規等問題。
發展氫燃料汽車的焦點在于降低車輛成本和加氫站的建設,但一直以來影響氫燃料商用化發展的因素似乎并未得到實質性改變。數據顯示,目前,建成一座加氫能力大于200公斤的加氫站需要1000多萬元,如此高昂的建設成本顯然是加氫站快速發展的大障礙。具體行政操作層面,基本上是空白。加氫站的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規劃、立項、發放牌照的問題都很不明確。
作為必要的配套基礎設施,加氫站的開放和建設也是燃料電池產業化的關鍵。而要想實現加氫站大規模建設,加快產業布局,大幅度降低成本是當務之急。隨著加氫站關鍵零部件的本土化和批量化,加氫站的成本會大幅降低,同時隨著數量的增加,加氫站的建設成本也會逐步降低。目前來看,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的難題不解決,加氫站的完善仍存在很多困難,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解決這些難題還需要政府主導。
對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未來,業內認為,成本高是因為規模化程度不夠,現在各方的推動讓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生產具備了基礎。加氫站商業化意味著包括加氫站在內的整個氫能產業未來將有機會成為重要的商業資源,從而吸引各路資本競相布局。按照工信部2016年10月發布的氫燃料電池車發展規劃,我國燃料動力汽車到2020年有5000輛,2025年有5萬輛,2030年有百萬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