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源頭減量和末端處置是解決“垃圾圍城”困境的兩大途徑。縱觀我國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現狀,其結果都不盡如意,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均要多加努力。
源頭減量進展明顯滯后 分類與回收仍需再發力
解決“垃圾圍城”現象的辦法有兩個途徑:源頭減量,對垃圾進行分類實現再生資源回收,能夠在源頭上減少垃圾總量的產生也能實現有用資源的回收利用;第二末端處置,大力興建垃圾焚燒發電廠,能夠使垃圾實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
如今,末端處置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進行得如火如荼,而源頭減量垃圾分類及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卻依然停滯不前。雖然說垃圾分類主要依賴政策引導以及全民的參與,但是從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上市企業也是,與多家環保企業跨界進軍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相比,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垃圾分類現狀
從2000年初喊起的垃圾分類的口號,如今成效如何呢?據報道,46個城市均先行開展垃圾分類的已啟動垃圾分類工作,12個城市已有垃圾分類地方法規或政府規章,24城市已出臺垃圾分類工作方案。近一年來,各省市(自治區)積極研究制定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相關政策。然而在政策大力扶持下,該項工作多年仍然原地踏步的現狀,讓人不得不承認垃圾分類的路還很長。
首先,“惡”習難改。在人們的認知里,垃圾不分類并不是什么錯事,還有將垃圾進行分類比直接丟進一個垃圾袋(或垃圾桶)要麻煩得多,不是壞事加上懶不愿意所以很多人沒把垃圾分類當回事。就算是政府為引導居民養成分類習慣而設置的獎勵機制,更多的參與者為老年人,中青年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
其次,垃圾分類收運體系不完善。有的垃圾分類桶太“智能”,扔個垃圾還要掃碼輸入驗證碼等,有的又過于簡單僅設可回收與不可回,以致于有毒有害的電子產品如何該放何處。還有,在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的社區,垃圾收集車輛依然是混收混運,之前的分類成了無用功。
后,垃圾分類處理企業運營困難。據新華社報告在華東地區某地,一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擔著一個地級市15個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項目,其中日均廚余垃圾3噸,可回收物150公斤。這家公司負責人反映,公司已投入了上千萬元,“可政府補貼只有60多萬元,再這樣下去公司就撐不住了。”
資源回收行業現狀
目前環保市場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除了的“垃圾大王”格林美,也只有以智慧環衛為基礎,形成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廣告和社區服務的“五位一體”的創新業務模式的啟迪桑德能夠與之媲美,而其他再生資源企業尚不成氣候,反之其他環保領域則是群雄并起的局面。
格林美:格林美在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天津、江蘇、浙江、山西和內蒙古等省市和南非德班市建成十六大循環產業園,建成廢舊電池與動力電池大循環產業鏈,鈷鎳鎢資源回收與硬質合金產業鏈,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鏈,報廢汽車綜合利用產業鏈,廢渣、廢泥、廢水循環利用產業鏈等五大產業鏈,年處理廢棄物總量三百萬噸以上,被稱作“垃圾王”。
啟迪桑德:啟迪桑德再生資源業務主要涉及電子垃圾處置、報廢汽車拆解及再制造和產業園區運營等業務,形成覆蓋回收、初加工和深加工全產業鏈格局。另外,格林美利用社區入口形成了穩定的再生資源回收渠道,線上再打造易再生O2O交易平臺,形成線上線下布局。
此外大部分,市場上從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企業基本屬于個體經營,且以手工作業為主,絕大多數無深度加工能力。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6年規模以上的再生資源企業僅為1555家,回收量僅占回收總量的10-20%。
而且,從回收品種看,普遍存在“利大搶收,利小少收,無利不收”的現象,基本上以價值較高的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及廢紙為主,基本形成了較完整的回收利用產業鏈。但廢玻璃、廢電池、廢節能燈、廢紡織品等品種,由于回收成本高、利用價值較低和利用水平有限等多種因素,回收率較低。
由此可見,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現狀不盡如意,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均要多加努力。據北京市城管委新消息,今后北京將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完善站點布局。此外,還鼓勵相關企業采用APP預約回收、上門回收等方式,大限度方便市民交售可回收資源。期待,垃圾焚燒發電紅紅火火的同時,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也能大力推行下去。
原標題:解決垃圾圍城的步 源頭減量進展如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