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在《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中東部和南方地區的分散式風電開發成為一大重點。因此,過去適用于“三北”地區的風電開發模式必定要做出較大調整。如何使這些地區分散的風能資源更充分地得到利用,風電開發商和風電制造商都將面臨新的挑戰。
“十三五”風電轉型進行時 分散式將成產業新藍海
風電在經歷了“十二五”的超高速發展之后,正進入新的調整期。經歷了2012-2013年的低迷,中國風電行業在2014年經過調整期,理性回歸后再次加速發展。隨著整體產業鏈高速發展,中國風電成為風電無可爭議的。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近1900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容量超過1.39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近10%。
近年來,由于棄光、政策等問題,光伏開發從西部轉向更靠近負荷中心的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市場的開啟給光伏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此前中國風電走了一條集中式風電為主發展的道路,現在是加快發展分布式風電的時候了。未來中東部低風速地區將會是我國風電開發的一個重點,這種轉變將會進一步優化我國的風電產業布局,為風電產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高速發展提供了新一輪契機。
風電行業高速發展的十多年中,地廣人稀的北方,為開發風電資供了有利的條件。風能資源具有分布廣、密度低的特性,因此更適合就地開發,就近利用,在處于負荷中心的中東南部開發風電項目更符合其資源稟賦。據中電新聞網報道,很多中東部及南部省份諸如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和廣西等地的風電利用小時數都突破2000小時大關,甚至福建省利用小時數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930小時。
而與風資源蘊藏量相對豐富的“三北”地區來說,南方大部分地區風電利用小時數普遍較高。夠更好地匹配中東南部的自然條件特點,以配網負荷和接入條件確定建設規模,可根據外部建設環境進行靈活設計,對土地依賴程度較低。業內分析普遍指出,投資規模小、建設周期短、更容易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帶動投資主體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所以,伴隨風電開發重點向中東南部轉移,中東南部低風速區域也將成為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的主戰場。
與此同時,隨著集中式資源開發殆盡,加上“棄風限電”的困擾,分散式風電受到業內的關注。簡單地說,陸上非限電地區5.5米以上的風資源幾乎瓜分殆盡,集中式風電幾近無發展空間,但非限電地區的分散式資源,只裝幾個機位的風資源還有很多。從市場需求來看,中國農村對環保和新能源的認知發生了很大變化,用電需求也在上升。
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分散式風電一般是指采用風力發電機作為分布式電源,將風能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容量多在30兆瓦—50兆瓦左右,實現小規模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可靠的發電模式。也正基于此,遠景能源副總裁田慶軍則表示,中國有接近70萬個行政村,如果30萬個行政村采用分布式能源,市場空間將非常大。
對于分散式風電,眼下的重點是完善有關的政策及政府服務,使其獲得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雖然分散式風電起步很早,但遺憾的是,發展到現在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是土地條件制約,其次是在接入電網方面有困難,再有就是我們還不習慣管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提供相關公共服務。分散式的特點之一就是造價過高。因為屬于低壓傳輸,損耗較大,缺乏建設的靈活性。
因而,發展分散式風電必須堅持“集中規劃,批量核準,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思路和原則。分散式風電本身沒有規模效益,如何選址才能達到,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及相對應的管理技術,都需要改變。由于分散式離居民區近,一旦出現問題需要快速響應,風機制造商的運維和服務觀念都需要升級。同時把風電、光伏、甚至是傳統能源集成在一個系統中,從而實現各種能源形式的優勢互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