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繼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土壤修復產業成為又一個充滿巨大潛力的市場。隨著一系列制度的創新和優化,我國的土壤修復產業逐漸培育出一個龐大的新興產業集群,有望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極。
土壤修復產業潛力爆發 市場規模呈幾何級擴容
隨著“十三五””中央“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國家政策密集出臺,土壤修復市場迎來了爆發期。2016年5月,國家環保部關于土壤環境保護的“土十條”出臺,土壤修復事業在利好政策催化下,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土壤修復這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伴隨著“土十條”的推進和落實,市場規模會不斷擴大。
土壤修復行業高景氣度延續
據《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土壤修復行業將是“十三五”期間發展空間大的環保細分行業,市場空間高達4.6萬億元。且受環境治理的長期性要求,土壤修復行業有望保持較長時間的高景氣度,未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專家分析認為,近年來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逐漸提高,由于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以往較為偏僻的郊區已逐漸發展成城市主城區,而位于原郊區的企業則面臨集中搬遷的要求以擴大城市土地供給。特別是化工等重污染行業需整體搬遷,從而為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留出空間,也有利于企業污染問題的集中整治,從而促進了土壤修復市場的發展。
此外,業內普遍認為,土壤修復市場的爆發和近日來的三則利好也息息相關。一是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決定自2017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二是《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也將于11月施行。三是10月23日,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明確表示,“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經經過了人大次審議,另外相關的一些標準和制度也正在制定出臺過程中,有些已經出來了。”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土壤修復市場的熱度日益攀升,且不只表現在業務前景上,更表現在市場布局的爭奪上。目前已有眾多資本和企業紛紛進入該行業尋找發展機會,以央企及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企業選擇跨界做土壤修復,多家背景雄厚的土壤修復公司由此成立。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離不開涵蓋土壤環境調查、分析測試、風險評估、治理與修復工程設計和施工等環節的成熟產業鏈,我們期待在這一領域形成若干綜合實力雄厚的和一批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司長邱啟文說。
資金技術等缺口仍需填補
雖然在大家眼中,污染土壤修復是環保行業的一塊大蛋糕,但實際上這項工程耗力、耗資,常常資金缺口巨大,難以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由于處于起步階段,治理技術和設備主要來自境外,外資企業的價格高、能耗大、脫離國情,本土企業技術糙、二次污染嚴重。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財政方面,中央財政設立了專門的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央財政下達財政預算約146億,支持地方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不管怎樣,土壤修復的市場大門已經敞開,產業崛起之路,也從現在開始,迅速延伸,直達萬億藍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