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境監測】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環境意識的提升以及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強,環境監測市場迎來巨大的投資機遇。業內預計,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900億元,五年復合增速約為20%左右。百億藍海日漸呈現,業內企業加速布局,紛紛爭搶市場蛋糕。
環境監測上升至新高度 百億市場攪動行業浪潮
我國環境形勢嚴峻,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尤為嚴重,隨著國家對環保工作的日益重視,環境監測的應用需求加速。作為環境治理的“耳目”,環境監測為后續的環境綜合治理及風險管控提供了相應的依據和行動指南。
也正因如此,從“十二五”期間開始,國家就重點打造自身的環境監測網絡。總體來看,“十二五”期間國控監測網體系已經基本搭建完成,“十三五”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完善整個監測網體系,并且逐步向省市一級的監測網下沉。
利好政策密集落地
“十三五”期間,環境監測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碼。一方面新環保法、水十條、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互聯網+”綠色生態等重磅政策陸續地出臺,環境監測原有市場領域將進一步拓寬;另一方面,隨著VOCs政策密集發布,“土十條”順利發布,設置水、大氣、土壤三個環境管理司等因素,環境監測的新市場領域巨大,各細分領域藍海顯現。
今年以來,持續深入的環保督查、“大氣十條”收官、為期4個月京津冀大氣治理專項督察,疊加非電領域提標改造等因素,環境監測迎來多重利好。業內認為,隨著后續相關政策和措施的落實,環境監測行業或將迎來發展暖春。
近期,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針對目標、政府責任、部門聯動協作、污染源監測、監測數據質量及責任界定、作假追究懲處、監測體系法規建設等做了頂層設計,環境監測行業發展愈加規范。
百億市場逐漸釋放
一旦建立起系統完善的體系,環境監測將在空間布局和開發規模上發揮巨大的作用,對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積極作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生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367億元,“十二五”期間行業復合增速達到17.6%。
眾所周知,環境監測細分板塊眾多,涉及到環保各個子領域,其中就包括大氣監測、水監測、土壤監測和噪聲監測。隨著國家對環境監測行業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加大,環境監測站點增加以及環境監測技術升級,環境監測行業“十三五”期間將延續前幾年的行業景氣度,各細分領域市場也將顯露出來。
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900億元,五年復合增速約為20%左右。
行業相繼曝出億元大單
伴隨著環境監測領域發展春天的到來,眾多企業紛紛在環境監測行業加碼布局。近期聚光科技、先河環保在行業內的表現尤其亮眼,相繼曝出億元大單。
9月26日,聚光科技公布其與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簽訂了《廣西區環境物聯網(空氣質量監測站)PPP 項目協議》,成交金額1.33億,為全國環境質量監測PPP模式示范項目。
9月29日晚間,先河環保發布公司中標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1+18”大氣監測專項1包省控自動站建設項目。本次中標金額為人民幣 22877.45 萬元,占公司 2016年度營收的28.98%,將進一步鞏固其在環境監測行業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和行業地位。
不難發現,未來,環境監測行業需求剛性將不斷加強,市場空間大,行業內的企業需重視技術,加大研發力度,重視技術創新,不斷打造新產品、新技術,重點打造環境監測、實驗儀器等市場前景好的業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