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噪聲污染正在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環境問題,也是城市環境的短板之一。為了補齊這塊短板,專家建議盡快完善制度,地方則要加快立法步伐。實際上,包括海口、南京、秦皇島、蘭州在內的多個地區已經采取了行動。
補城市環境短板各有各招 多地積極整治噪聲污染
工廠的機器轟鳴聲、刺耳的汽車喇叭聲、施工的噪音、鄰居家的裝修聲、大排檔的鍋鏟碰撞聲……越是大城市,越能體會什么叫“我想靜靜”。根據環保部公開的《2017年中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2016年收到的噪聲投訴案件占所有環境問題的近半。
不少人都表示,噪聲污染已經成為了城市環境的短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對人體健康影響大的環境因素是空氣污染,而第二位的就是噪聲污染。專家表示,避免噪聲污染,城市居民應自覺抵制,政府部門應加強管制。
而在標準和制度完善方面,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王雷稱,應盡快修改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中的一些規定。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磊建議,要加快地方立法步伐,針對不同地段、不同區域、不同時間等因素作出區別性限制規定。
實際上,我國不少地區也正在探索更有力的噪聲污染防治規范,并且針對噪聲污染問題展開了治理行動。
海口
為了營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海口市政府制定了《海口市噪聲污染問題整治長效機制方案》。方案明確表示,要從工業、交通、施工和生活三個方面進行噪聲監管。不僅如此,各相關部門需要開展“舉一反三”、“回頭看”等活動,為構建長效機制添磚加瓦。
在智能方面,環保、城管、公安等部門須擰成一股繩,協同執法,聯合整治,重點對待群眾投訴問題的查處。而且,10月1日過后,海口還將對較為嚴重的案例實施取證和立案,月底前整改好問題。未來,海口將加快建立噪聲失信懲戒機制,定期公布“黑名單”。
南京
南京市環保局9月中旬也公開了修正版的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對相關類型的噪聲污染做了具體規定。針對居民投訴較多的廣場舞噪音,新版條例明確,超過環境標準,且不聽勸阻的將處以50元以下的罰款。
除了廣場舞噪音,企業加工噪聲、裝修噪聲、車輛修理噪聲、娛樂活動噪聲等都被列入其中,進一步完善了懲處和監管條例。文件還強調,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禁止設立能夠產生噪聲污染的小型企業,已經設立的限期治理到位。
秦皇島
據悉,秦皇島噪聲污染防治條例也已經下發,并且在9月1日正式生效。按照條例規定,秦皇島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將持續強化噪聲監管和執法力度。秦皇島也是一個長期深陷噪聲困擾的城市,2017年至今已經收到相關投訴6000多件,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
此次條例的發布也為城市噪聲污染打了一針強心劑,進一步規范工業生產、建筑施工、社會生活等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抓源頭,集中管制,先預防,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凸出矛盾,切實建立起噪聲污染防治長效機制將是秦皇島未來的工作目標。
蘭州
鑒于施工工地噪音擾民問題舉報頻繁,蘭州展開了一次為期45天的專項整治行動。各縣區成立專項檢查組,加強對學校、醫院以及居民區等重點地區施工工地的排查。針對民眾舉報的單位,或叫停,或整改,優先解決突出矛盾。而且,整改不到位的還將被列入“黑名單”。
此次專項整治的目標也不止施工工地,娛樂場所也是此次拉網式排查的重點之一。根據要求,噪聲超標的經營場所需要立即進行隔音、降噪、減振改造。過時未完成的,逾期不補辦的,拒不整改的,改后仍不達標的,依法取締,禁止核發經營者證照。
噪聲污染不僅是環境污染防治的一部分,也是切身關乎居民生活的突出問題。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當下,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短板亟待補齊。多個城市已經開始積極行動起來,致力于探索出噪聲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和成熟體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