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展會報道】9月17日-20日中國碳博會友好城市行活動河南站,中國碳博會組委會(以下簡稱“碳組委”)秘書長李鵬帶領組委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走進林州、安陽、鄭州等城市,先后拜訪了河南省工信委、省校企聯合會、安陽市人民政府、林州市市委等省市有關政府部門和綠能天然氣(林州)有限公司、河南安陽華安煤礦電機有限責任公司、洛陽新雨環??萍加邢薰?、河南省豫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就碳博會合作有關事項進行意向洽談。期間,碳組委受邀并出席了由河南省政府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鄭州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鄭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推廣活動。
9月17日,碳組委與林州市委領導在座談中提到碳博會將建立低碳城市集群平臺,就中國電子節能展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與林州綠能企業總經理徐運錄就電子節能園區的建立招商事宜進行了合作對接。期間,碳組委還與綠能天然氣(林州)有限公司在發展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資源進行綠色有機農業生產所需的農資技術產品研發推廣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雙方同意作為低碳重點推廣項目在2018首屆碳博會上展示。
9月18日,碳組委一行拜訪了安陽市政府,并向安陽市發出了碳博會邀請函,在有關領導陪同下,走訪了河南安陽華安煤礦電機有限責任公司。
圖1:聽取安陽華安煤礦電機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
9月19日,碳博會組委會一行拜訪了河南省工業信息委員會和河南省校企聯合會,通過省經信委多方面了解到河南省工業節能及技術等訊息,并邀請省經信委原處長陳建超同志為2018中國碳博會顧問。
碳組委李鵬秘書長在與河南省校企聯合會會長曹趙靈會談中雙方都一致提出以技術工藝的方式讓低碳節能走進校園,并初步達成共識邀請河南省高校資源參展2018首屆中國碳博會。
圖2:會談現場
鄭州期間,碳組委一行在陳建超顧問陪同下,分別拜訪了洛陽新雨環??萍加邢薰竞秃幽鲜≡ネ匦履茉纯萍加邢薰?。李鵬秘書長與洛陽新雨環??萍加邢薰究偨浝韯纸浌餐瑓f商達成了戰略合作,中國碳博會將系統性的推廣新雨環保企業新風系統項目,作為碳博會重點推薦項目,利用碳博會的平臺展示產品與技術,適時組織新雨環??萍疾考夎b定會,入編第二批《十三五低碳科技成果目錄》,協助企業在行業或區域內建立平臺體系等多種方式為企業進行推介,同時在碳博會期間為企業提供開設企業主題展區等多種服務。
圖3:陳建超顧問介紹新雨環保新風系統PPM指數
圖4:中國碳博會走進新雨環保合影
圖5:李鵬秘書長、劉國林總經理、陳建超顧問合影
拜訪河南省豫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期間,李鵬秘書長與豫拓公司總經理李曉龍
就碳博會期間舉辦中國碳市場建設論壇和碳交易、碳金融和碳普惠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并達成共同辦會共識。
圖6:中國碳博會走進河南豫拓新能源科技公司
活動期間,碳組委受邀出席了由河南省政府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鄭州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鄭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推廣活動。河南省省長陳潤兒、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紅衛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照平在會議上公開發布了《河南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典型案例》。會議間隙,碳組委與中國工程院譚建榮院士和航天云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等就碳博會的有關事項進行了交流,并發出了碳博會邀請函。
圖7:2017中國(鄭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推廣活動會議現場
中國碳博會友好城市行活動河南站,通過拜訪,中國碳博會與城市、校企合作也取得了積極成效。拜訪期間,李鵬秘書長均詳細介紹了中國碳博會資源優勢及發展規劃,幫助企業在碳博會上如何找到合作商機、實現深層次對接,加快低碳產品技術推廣。并提出中國碳博會組委會可以為企業技術研發、產品升級等方面提供兩院院士、國務院參事等別專家咨詢服務,以及聯合申請課題和共同建立全國性低碳研究院等。
至此,中國碳博會友好城市行河南站活動順利告一段落,下一步碳組委將根據組委會統一安排,認真梳理匯總,搞好跟蹤落實,扎實推進碳博會與河南省政府部門和企業合作取得實質性成果。
洛陽新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河南澳瑪特電氣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智能化凈化設備于一體的高科技環保公司。公司總投資1.5個億,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工廠占地80畝,現代化廠房兩萬多平米, 擁有國內先進的智能自動化生產線。公司主營產品包括:液態空氣凈化新風系統、空調新風系統、廚房油煙機凈化設備、工業除塵設備等。公司成立以來,相繼研發出《液態空氣凈化器》《液態汽車尾氣凈化器》《智能插座》等產品。目前,公司已擁有8項國家發明,10項實用新型,2項設計外觀,4項軟件著作權。
河南省豫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注冊資本6001萬元人民幣。豫拓新能源是一家專注于中國低碳領域的創新型企業,致力于發展成為國內的低碳綜合服務商,通過創新實踐推動中國的低碳發展。公司具有深厚的能源、環境和金融產業背景,并擁有一支專業的低碳創新團隊,成員多為在能源、經濟、環境、金融、商務、法律等方面的資深專家和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