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新能源汽車市場一路狂奔,爆發式增長帶來了產業鏈脫節隱患。為此,有人認為廢舊電池回收會掣肘行業可持續發展,但是更多人卻覺得,這是一次的機遇。新經濟常態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確實應該“冷靜”下來,未雨綢繆。
爆發式增長留多重隱患 動力電池亟待實現梯次利用
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在2017前半段經歷了補貼退坡,“騙補風波”,生產和銷售資質暫緩發放等一系列事件,但是發展前景依舊被普遍看好。業界認為,這是我國希望通過政策調整手段,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過渡。而要順利完成這種轉變,掃清沿路障礙是當務之急。
有人認為,廢舊電池回收就是制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一道坎。數據顯示,1塊20克重的手機電池能夠持續污染大約1平方公里的土地50年左右,1顆紐扣電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新能源汽車動輒以噸計的動力電池污染性可見一斑。從本質上來看,新能源汽車就是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和大氣污染防治需求下的產物,但是廢舊電池回收卻遲遲不見成效。
動力電池回收脫節直接導致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堪憂,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普遍壽命在5至8年的動力電池已經面臨大規模報廢期。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至17萬噸。可見,留給新能源車企“未雨綢繆”的時日已經不多,完善廢舊電池回收體系迫在眉睫。
當然,新能源汽車的廢舊電池回收確實存在一些難處,比如標準和規范有待完善,行業“多散亂”,電池規格多樣不利于集中回收,處理工藝和設備要求高等等。對此,我國政策先一步從強化頂層設計的角度出發,助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構建。
今年1月,三部委就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探索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新模式。同時,針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明確表示要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建立完善的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利用標準體系,推進廢舊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另外,正式把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范工作納入其中。
來自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消息也顯示,國標委批準發布的334項國家標準中就包含了《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拆解規范》,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更為利好的是,《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通過報批,有望于明年發布實施。
所以,更多的人還是相信,動力電池回收并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阻礙,而是機遇。整個市場因為發展速度快了多重隱患,動力電池回收就是突出的問題之一。隨著市場逐漸走向成熟,新能源車企并不能再盲目擴充產能,增加銷量,而是應該從如何構建完整的產業鏈角度謀求長遠效益。
顯然,動力電池回收和再利用困境的突破就是一次的機會,讓一路狂奔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暫時“冷卻”下來,掃除爆發式增長所帶來的隱患問題。而動力電池回收進行梯次利用,或者是專業拆解,也契合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要求,會讓產業發展之路走得更順。
可以預見,這又將是一片連接著再生資源利用大市場的藍海。有業內人士分析,我國廢舊動力鋰電池能夠創造的回收市場將超過百億。已經有一部分新能源車企和動力電池生產商嗅到了商機,開始加速回收領域的市場布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