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從2008年起,專注垃圾回收業務的成都市綠色地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互聯網手段,開始在成都錦江區發力垃圾分類,多年來效果顯著。那么,它該如何走好市場化道路,做好垃圾生意?且看相關負責人如何回應。
從2008年起,專注垃圾回收業務的成都市綠色地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色地球”)開始在四川成都錦江區發力垃圾分類,并給每袋垃圾貼上二維碼。通過這個二維碼,居民每次垃圾分類行動都計入其賬戶積分,獲得獎勵。截至2017年5月,已覆蓋成都602個小區20.82萬個家庭,回收1.12萬噸可回收物。由此,“綠色地球”一度被評價為全國試點范圍大、效果明顯、業務模式可持續的垃圾分類項目。
一個用互聯網手段,期許通過市場方式革新全民垃圾分類觀念的企業,得益于政府扶持,也受其影響。它該如何走好市場化道路,做好垃圾生意?
垃圾換積分
周六中午12點,成都錦江區澳龍名城小區門口堆滿了破爛。曹磊、劉雙貞、包富元這三個95后學生在此支起收破爛的攤子。一周前他們在綠鉆App上搶到綠色地球2017年5月13日的活動兼職。這是綠色地球為居民用戶開設的專場活動,每周六在小區門口回收垃圾,稱重計積分以及兌換獎品。同一時間,成都有58個小區支起這樣的破爛回收攤。
“周開珍,塑料瓶250g。”劉雙貞邊稱重邊用手機打開用戶賬號記錄。“積分好多(多少)?”眼前78歲的老太太仔細詢問。“總共是639.15分。”周開珍滿意地離開了,在這之后她陸續來了5趟,金屬、紙張、塑料瓶、混合類,加起來總共有173.4分,可兌換17.34元現金。
翻看周開珍賬戶,條記錄發生在2012年7月26日,連續投放一年的混合類垃圾后,于2013年9月15日次投放細分項玻璃1500g。此后,細分項垃圾投放記錄越來越多。2012年10月31日次兌換清潔刷一支,2016年次兌換現金100元。
這一系列的數據隱含著許多信息,綠色地球在2012年進駐澳龍名城小區,已開展垃圾回收環保行動5年;居民投放可回收垃圾計入積分,不同品類積分不一,低的是不分類的混合項;積分能夠兌換包括牙刷牙膏在內的生活用品,2016年10月后可直接提取現金。
每一袋投入可回收垃圾箱的垃圾都有一個獨立的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后,綠色地球即可知道用戶門牌號及手機號碼,積分及時查詢。如果你往里丟進一件紙尿褲,微信上也會收到系統的溫馨提示,紙尿褲屬于不可回收物,請勿再次投放。
居民以這樣的方式學習垃圾分類,或者丟之前查一下具體分類。駱先生說開始宣傳的時候,每家領到小型的可回收垃圾筐及一卷垃圾袋,現在要以積分兌換。他挺贊成積分獎勵制度,但是前一陣的舊冰箱還是找了外面的廢品站,因為價格高些,還能上門回收。
劉雙貞他們同樣需要學習。曹磊一早上拒收了無數的紙殼雞蛋托,休息時一查綠鉆上的分類百科,才發現聚氯乙烯材質的雞蛋盒不可回收,源于其加入有毒添加劑,屬于其他垃圾,而紙質的雞蛋盒是可回收的。作為兼職,他們有嚴格的考核制度,從見習做起,分別有一星、二星、三星三個等級,等級越高,兼職工資越高。
“我們就是互聯網公司。”綠色地球策劃經理楊琪并不希望綠色地球被誤認為是一家公益機構,畢竟公司是要盈利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研發了一套垃圾跟蹤與反饋信息系統,支撐整個垃圾分類回收運營體系,并給用戶及兼職人員制造了游戲通關的奇特體驗。
傍晚7:20,澳龍名城小區點位結束一天的垃圾回收工作,包富元開始完成簽離前的10道測試題,道是:“新的塑料拖鞋可以按塑料稱重積分嗎?”收運師傅符本全將所有可回收物打包完畢后,三位兼職拍照上傳,簽離現場。5月13日該小區參與人數432人,回收總量1169.69千克。當天58個小區共回收21984.63千克可回收物。這些可回收物將被送至綠色地球分揀廠進行精細分揀,再對接至玖龍造紙廠、中國再生資源公司等資源再生企業,完成再生旅程。
政府購買服務
綠色地球的分揀廠建在成都偏郊外的龍泉驛區。始建廠長唐克勇中午時分已經出了兩趟車,因為有位運輸司機中暑入院,他只能臨時頂上。
2008年,綠色地球創始人鄭皓元在雜志上看到美國“Recycle Bank(回收銀行)”的項目介紹,它通過一種績點來獎勵環保行為,支持回收。參照此模式,鄭皓元隨即在成都創立綠色地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當時全國全年垃圾清運量為15437.7萬噸,全國未有一座城市建立自己的垃圾分類模式,垃圾分類熱度極低。居民往回收桶內扔剩菜剩飯,收荒者將桶內的回收垃圾拿走,草創期的綠色地球遇到麻煩不少。
轉機發生在2011年,成都市錦江區政府試點引入社會力量解決垃圾分類問題,以專項財政補貼對垃圾分類實行外包。綠色地球在《錦江區居民院落生活垃圾分類服務》招標中成功中標,以三年為服務期限,發展80000戶居民用戶。
這一筆總數三千萬元的資金,緩解了綠色地球的運營困境,使其重燃生機。后被稱作“垃圾小王子”“破爛王”的汪劍超也是在這個時候選擇加入綠色地球。2011年底,汪劍超擔任綠色地球執行總裁。一年后,綠色地球成功發展31490戶居民,超額完成區政府的簽約任務。2013年初,趁著良好發展勢頭,綠色地球提前完成年度任務,直達50000用戶量。
危機悄然而至。由于招標項目審查,各街道在撥付2013年季度的款項后再無撥款。“這個時候很尷尬,任務我們提前做完了,撥款中斷了。”年初新增的20000居民用戶瞬間成為沉重的負擔,汪劍超只能帶著團隊苦熬。難熬的7、8月份,員工工資也發不出來了,給居民兌積分的獎品只能限額發放。綠色地球被領不到兌換品的居民質疑為騙子,員工遭用戶圍起來聲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