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名家論談】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面對頻繁的重污染天氣如何破題,成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們關注的焦點。近日,在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積極為霧霾治理等問題建言獻策。他建議,要“加快光伏產業發展從根本上破解霧霾之困”。
劉漢元: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 從根本上解決霧霾問題
本次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認真履行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積極建言獻策,參與國是,反映社情民意,并主要針對當前我國電價改革、基本口糧供給安全、弘揚企業家精神、光伏補貼發放、減免光伏行業稅費、發展光伏產業破解霧霾之困等方面進行了認真思考和仔細調研,尤其就“加快光伏產業發展從根本上破解霧霾之困”等熱點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劉漢元委員談到,2016年入冬后的霧霾天氣,不僅持續時間長,而且波及范圍廣,多地機場停飛,大面積航班取消或延誤,中小學停止戶外活動。可以說,霧霾已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對國民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危害。對于霧霾的形成原因,或許有不同觀點,但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無疑是其主因。無論是散煤燃燒還是相對清潔的燃煤發電,都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而這正是霧霾的主要成分。目前,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的60%以上,近一半的煤炭在我國燃燒,成為廢氣和粉塵的主要來源之一。此外,2016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85億輛,尾氣的排放也進一步加重了空氣質量的惡化。因此,無論是關停多少工廠,還是限行多少車輛,只能是治標,真正要解決霧霾問題,根本途徑是改變當前我國的能源消費方式,加快推動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
劉漢元委員介紹到,從產業總體來看,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風能、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體系,設備制造、系統應用已處于水平,已具備了吹響能源革命號角的各種主要條件!就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來看,從十多年前的兩頭在外,發展成為目前具競爭力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從90%以上產品出口歐盟,到目前國內安裝應用超過三分之一。可以說,近年來技術的不斷進步、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單位發電裝機成本持續降低,目前每千瓦的建設成本在5-7千元,三五年內可望降到3-5千元,并推動我國連續兩年成為光伏發電裝機大國。
從制造過程來看,我國光伏產業已建立起從核心原材料到主要設備、主要產品、系統集成的完整體系,規模、成本;從能源投入產出來看,制造光伏發電系統全過程的能源消耗在電站建成后半年左右即可全部收回,而系統設計壽命25年,可以實現既沒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等污染物排放,也沒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接近零消耗持續發電。
從發電成本來看,現有條件下建成的電站,東部地區每度電成本大約4-5毛、西部地區3-4毛。如果我們以發達國家的利率水平來測算,東部地區只有3—4毛、西部地區只有2-3毛;如果同時給予稅收優惠,東部地區度電成本約3毛左右,西部地區只有大約2毛。技術的進步、規模效應的進一步提升,三五年內上述成本還將下降30%以上,成為發電成本低的能源生產方式,在我國財力許可范圍內,很快推動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時期的到來,光伏發電補貼也將隨之結束,實現市場條件下可再生能源支撐我國清潔發展的歷史轉變。
從發電量來看,我國發電總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但與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的人均電力消耗2015年只有美國的26%、德國的40%、日本的50%,還有很大需求空間,電力供應并未過剩。而當前電力消費僅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四分之一,長遠來看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可再生清潔化是我們減少霧霾困擾、實現“巴黎協議”減排的必然選擇。
從我國國情來看,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具備一定條件發展分布式和部分集中式光伏電站,而我國遼闊的中西部地區更可建設成為具優勢的光伏發電地區。其中中東部地區每畝國土面積光伏發電每年可輸出5-10萬度電,西部地區可達10-15萬度電,相當于10-30噸石油的等效能量。若將中西部太陽能資源富集區域打造成為我國的清潔能源基地,一方面可向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源源不斷輸出清潔電力,支持中東部經濟清潔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實現中西部地區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合理建設光伏電站后,水土保持能力會得到提升,土表植物覆蓋會更好。當地百姓一定比例分享發電收入,可使他們的收入水平達到或超過東部地區,部分扶貧資金定向投入到中西部光伏發電項目,并確定受益扶貧對象,可一勞永逸確保他們20年以上不再返貧。
劉漢元委員還提到,事實上積極支持并大力扶持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無論是為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全國人民的呼吸,還是全人類的健康,都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刻。因此,應當抓緊推動實現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在此過程中,還將催生對儲能應用、智慧電網的需求。粗略測算,如果我們三五年內實現能源消費增長的再生清潔化供應,二三十年時間內實現部分到大部分化石能源的替代,將會形成近百萬億的新興產業規模,一方面推動我國經濟適度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將有效解決我國資源和環境發展的不可持續問題,徹底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他后指出,無論于黨于國發展、于民族健康,于青山綠水、白云藍天的中國夢實現,我們都必須進一步強化認識、政策措施到位、下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推動我國光伏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這是中華民族無論對自身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還是對當代人及子孫后代的身體健康,都必須做出的戰略選擇和歷史交代。
原標題:劉漢元委員:加快光伏產業發展 從根本上破解霧霾之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