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作為生態文明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環保垂改是我國近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在生態環保領域進行的新探索。隨著環保部、中央編辦正式復函同意河北、重慶兩地啟動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全國環保垂改試點工作正式步入實施階段。
多措破題地方干預頑疾 環保垂改駛入快車道
中國環境監管將再添新引擎。針對日益突出的環境污染防治問題,地方環境部門在執法、監管方面的權力將更加明晰。在2016年9月印發的《關于省級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意見》)中明確,縣級環保局將不再由縣政府管理,改由市級環保部門直管。
事實上,在此前的環境監管執法工作中,一直存在以“保發展”為名,行地方干預之實的頑疾:環保責任難以落實,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大量存在。在環保部地方環保垂直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玉軍看來,要打破上述突出問題,關鍵是厘清環保監管系統省、市、縣三級關系,理順環保部門與所屬地政府之間的責任關系。基于上述背景,《意見》在根治地方病灶之際,形成了內外兼治的創新格局,即實現發力,又巧借良方。
從制度上破局地方干預。《意見》強化了地方政府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未來,省級環保部門將聚焦在對市縣環境質量的監測考核和環保履責情況的監督檢查,在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規劃建設環境監測網絡。市縣環保部門聚焦屬地環境執法和執法監測,負責屬地環境執法,但主要領導均由省級環保廳(局)提名、審批和任免,避免地方干擾。保障上,駐市級環境監測機構的人財物管理在省級,縣級環保部門的人財物管理在市級。
強化基層環保執法權限。縣級環保部門強化現場環境執法,現有環境保護許可等職能上交市級環保部門,在市級環保部門授權范圍內承擔部分環境保護許可具體工作。《意見》還將環境執法機構列入政府的執法部門序列。“目前,我國有182個地方環保局是行政局,還有一百多個是事業局,并非行政局。”環境保護部地方環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舜澤說。
明確地方環保主體責任。吳舜澤進一步指出,與一般的、單項的、單純的制度改革不同,垂改要動體制、動機構、動人員,從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入手,標本兼治加大綜合治理力度。與此同時,垂直改革并不是要將地方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轉移到環保系統或者上交到上級政府。省級環保部門主管所有市(地)環保局長,以及駐市(地)環境監察和監測機構人員,增強調控能力;市(地)級環保局負責規劃區劃、統一執法。針對試點省份,《意見》明確將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作為黨政領導班子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在時間進度上,《意見》要求未納入試點省份因地制宜,先行先試,這項改革力爭在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工作,在“十三五”末全國省以下環保部門按照新制度運行。此外,環保部、中央編辦將對試點工作進行總結評估,提出配套政策和工作安排建議后進一步全面推開改革工作。到2020年全國省以下環保部門按照新制度運行。
牽一發而動全身。截至目前,在河北、上海、江蘇、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重慶、貴州、陜西、青海等12個省(市)以黨委或政府名義提出了改革試點申請后,河北與重慶已正式開啟環保垂改序幕。環境保護部垂改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環境保護部將進一步加強對一省一市改革具體專項方案編制、政策完善、工作推進等方面的指導銜接,促進各項改革措施盡快發揮效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