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隨著環保產業的火熱度不斷提升并延續,新進入者惡性低價競爭將讓行業風險飆升。由產業熱度催生的亂象同樣讓環保企業家們憂心忡忡。低價中標等惡性競爭危害何在?又有何解決之道?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和環保部聯合發文稱,到2020年,中國環保產業產值將超過2.8萬億元,同時將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隨著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環保產業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和社會資本的關注。從2015年開始,我國環保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但在環保企業家看來,新進入者惡性低價競爭將讓行業風險飆升。
環保低價中標惡性競爭態勢不容樂觀
E20研究院院長傅濤認為,這幾年,環保市場正受到來自低價競爭帶來的強烈沖擊,地下污水處理廠甚至出現了3毛錢/噸的處理價位,垃圾焚燒更是低價中標的多發領域,中標價格一路從160元/噸猛降到18元/噸,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傅濤表示,在其他行業不景氣,經濟萎縮的情況下,更多行業企業開始蜂擁而至進入了環保行業,尤其是市政行業,這些現象,歸根究底是行業還沒有真正的行業門檻。專業化程度低,導致政府無法識別專業和非專業的區別,這也是低價產生的主要原因。
根據業內人士測算,公認近半年低價中標項目的報價尚不能覆蓋項目建設運營成本。更令人擔心的是,超低價可能爛尾工程及豆腐渣工程隱患。低價中標項目存在拖延工期、降低工程質量、惡意偷排的風險。企業可能以降低工程建設或運營標準為代價拉低成本。
低價中標等惡意競爭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偏離項目成本的惡性競標競爭現象,已經嚴重損害了環保行業的整體利益,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表示,首先,惡性競爭損害了環保行業的健康發展,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其次,還可能爛尾工程及豆腐渣工程隱患,后,還損害企業自身財務可持續性。
高能環境執行董事長凌錦明表示,一些非技術出身的企業,在招標時惡意降低價格,要么“干一半撂挑子”,要么中途要求提高價格。“這種故意低價競爭的企業,一般來說是不太愿意投入大量資金的企業,很可能會偷工減料。”
面對低價惡性競爭,各方應用何策應對?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建議,地方政府應本著對當地環境質量和人居生活環境負責的原則,在環保項目招標時,商務標評標應重點審查報價有否低于成本價格等異常情況,以避免項目無法實現預期的環境治理目標,給環境設施長期穩定運營帶來隱患。
“各級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應建立環境PPP項目的監管責任追究制度和企業退出機制。加強超低價中標環保工程的全過程監管,將環境基礎設施的運營成效納入地方政府領導干部的考核指標體系。”駱建華如是說。
總結:低價競爭現象近幾年在環保市場越來越普遍,很多人感嘆“沒有低,只有更低”。環保行業應該鼓勵基于環保達標要求的同業價格競爭,抵制低于合理成本的惡意低價行為。相信隨著環境監管的日趨嚴格以及對于環保效果的日趨重視,環保產業正在從原來的工程時代、項目時代,進入產品時代和品牌時代。
(參考資料:E20水網固廢網、中國青年報、人民政協報、華西都市報、中國經濟網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