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希望各方能共同努力把該項目做成精品,財政部也會進行從建設到運營的全生命周期跟蹤,發揮好示范項目的帶動引導作用。”史耀斌副部長說。
示范項目意義
轉變政府治理理念,提高公共產品的服務效率
“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社會化改革是目前改革的一個短板,也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潛力大的增長點。那么,如何化弊為利?”在2016第二屆中國PPP融資論壇的主旨演講環節,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這樣發問。
史耀斌認為,化弊為利的關鍵在于改革創新。PPP作為一種創新的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供給方式,通過放寬市場準入,發揮財政杠桿作用,釋放社會創新活力,激勵社會資本公平競爭,增加優化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效率,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公共服務需求。
對于財政狀況良好的上海市嘉定區來說,愿意拿出好的項目來做PPP本身就是一種改革和創新。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5年嘉定區實現增加值1756.1億元,在上海市各個區中排名第三,可比增長7%,“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9.2%。完成財政總收入797.1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1.4億元,同比增長11.9%,分別是5年前的2倍和2.3倍。今年上半年嘉定區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27.6%。
在這樣一種發展態勢下,嘉定區愿意拿出南翔污水處理廠這樣具有穩定收益的項目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確實需要勇氣。嘉定區提供的資料顯示,上海嘉定南翔污水處理廠項目,占地約11.32公頃。項目建設內容由兩個組成部分,南翔污水處理廠工程和南翔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程,其中,南翔污水處理廠工程包括新建全地下污水處理廠一座,上部建設景觀綠化、科普教育中心和35kV變電站。發改委工可批復(編者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總投資13.22億元。南翔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程為污泥深度脫水工程,總規模150噸/日。先實施一期,發改委工可批復總投資0.79億元。
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馬春雷表示,嘉定作為上海的一個郊區,未來發展的追求是要打造成為功能相對獨立完善、創新創業創效、城鄉一體發展、生態環境優美、社會文明有序、宜居宜業宜人的現代化新型城市,要打造一個有餡有湯、有滋有味的“南翔小籠包”(編者注:南翔鎮是位于嘉定區內的歷史文化名鎮,尤以古漪園和小籠包聞名)。而這其中的關鍵是要建立相對獨立的城市功能。
“我們對于偏遠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所謂的偏遠不應簡單是一個物理距離的概念,而應該是一個功能是否完備的概念,如果我們的功能完善,就是別人距離我們偏遠。”馬春雷說。要完善功能首先要健全基礎設施建設,而基礎設施建設的突出矛盾就是政府財政資金短期大規模投入與長期可持續穩定增長之間的矛盾。PPP模式可以有效緩解這種矛盾,減輕了政府短期財政負擔,同時也為社會資本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收益回報。
嘉定區區長章曦表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PPP模式不是簡單的融資而是管理創新和財政體制改革,是政府采購的創新,從工程外包到整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因為PPP項目在前期做了嚴密的分析,是閉合的,所以過程中就不用擔心會有經費的突破,這對工程本身是促進。”章曦說。
上海市財政局局長宋依佳表示,上海做PPP項目,主要不是解決資金問題,而是要引進專業的團隊和技術,通過機制的改變來提高公共產品的服務效率。
宋依佳認為,從資金的角度講,PPP模式除了解決資金短期需求和長期平衡之間的關系外,也需要業務部門觀念的改變。過去習慣于投資由政府出錢、運行由政府出錢,做起來很方便,但競爭不充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后,要真正落實和推動需要各個部門的協同。
在調研完項目后,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表示有兩個體會:其一,作為財政部PPP批示范項目,嘉定南翔污水處理廠項目是從當時五六百個項目中精選出來的。做得很規范,項目以運營商為主,政府作為監督者和合作者,充分體現了機制相容的原則,讓專業的人干了專業的事兒;其二,嘉定區的官員也很懂PPP,觀念和理念先進,從公心出發,沒有用本地企業,所以把這個項目做好不僅是項目本身能力的提高,也是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