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熟多措并舉治水 扭轉農村污水直排局面
“過去,村里缺乏專業的處理設施,也沒有科學的管理經驗,房子后面就是化糞池,廁所的水略作處理就排進河道,導致水質黑臭難聞,鄉親們意見很大。盡管村集體經濟發展較好,但因為污水治理這一項的短板,多年都沒有評上文明村。”江蘇蘇州常熟市富圩村村支書何正祥指著村前的長溇河說到,近年來,市里統一進行了污水治理,讓河流重現清波碧水,走出家門到河邊散步鍛煉的村民越來越多。
近年來,常熟將農村污水治理作為區域生態環境改善的重點和難點來突破,探索“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模式,構建“政府購買服務、企業一體化運作、委托第三方監管”機制,污水治理規劃布局從“各自為政”向“整體推進”轉變,治污設施從“量小散亂”向“全域覆蓋”轉變,體制機制從“多頭管理”向“一體運作”轉變,該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處理率和運行效果均居全國水平,被評為“縣域村鎮污水綜合治理示范區”及“城市水體污染治理和水環境改善示范城市”。
2008年以前,常熟鄉鎮中的小規模生活污水處理站及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分屬于市鎮村和相關部門,導致專項規劃難銜接、設施管護不到位,設施正常運轉率不足50%。近年來,當地打破行政區劃界限,編制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撤并、改造和新建高標準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廠,規劃布局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通過選定科學處理方式,目前該市大部分農戶生活污水納入城鎮管網處理,其他農戶根據村莊形態和規模分類選用相對集中、村組處理和分戶處理3種分散處理模式,以確保農戶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
常熟還對新建污水工程項目,編制相關技術規程和技術標準,規范招投標、材料設備采購、資金撥付、工程驗收等建設管理。同時,委托專業公司集中運行,并由水務公司負責對其考核,有效保障了穩定可靠運行。政府部門在污水遠程監控系統日常監督的基礎上,通過購買服務,將設施運行及進出水水質檢測等具體事務委托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實行第三方監管,并依據抽檢和考核結果向運營單位和第三方支付服務費。
為減輕短期財政壓力,降低投資和運行風險,常熟去年在全國首推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PPP模式,將總規模6億元的項目按照政府采購程序選定一家企業,與國資企業共同組建項目公司,以特許經營25年的方式全過程、一體化負責項目融資、設計建設及運營維護。經營期內,按抽檢考核結果支付費用,經營期滿項目設施無償移交政府部門,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開辟了政企合作新途徑。
通過系統化建設治理,常熟農村污水直排問題逐步扭轉,群眾環保意識逐步增強。“十二五”以來,常熟全市省控斷面Ⅲ類水比例達到61.1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0%。農村面貌向潔化、亮化和美化轉變,營造出衛生有序的人居環境、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實現了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的顯著提升。
(原標題:江蘇常熟農戶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 污水變清 家園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