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餐廚垃圾大數據 “武漢經驗”聲名鵲起
據了解,多年來零散收運的泔水被三輪車拖著滿街轉,四處滴漏、臭味四溢,嚴重影響市容。不少餐館因為泔水處理不當,被人拿去做“地溝油”或喂“泔水豬”而受處罰。2011年,武漢申報成為全國餐廚垃圾集中收運首批試點城市,如今已有5家餐廚垃圾處理廠,每天總計可處理餐廚垃圾1000噸。
對于餐廚垃圾,餐館普遍的做法是交給私人回收。由于不法商販受利益驅使,這些垃圾極可能變為“潲水豬”和“地溝油”回流到餐桌上。此外,一部分泔水被餐飲店隨手倒進下水道,讓管道患“腸梗阻”,一下大雨就容易漬水。泔水進入下水道后和生活污水一起排放,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而留在排水管道內的食物殘渣在高溫下則容易發酵形成沼氣,一遇到火星就會爆炸、傷及地下設施和行人,國內很多城市都發生過此類事故。
“地下管網越來越復雜,排水管旁邊可能就是電纜線、天然氣管道,小小的垃圾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武漢市環科院院長喻曉如是說。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館、酒店、食堂以及連鎖餐飲服務機構超過2萬家,每天產生的廚房下腳料和剩飯剩菜達1100噸。九成以上沒有進入規范化處理渠道。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目前武漢市已有1390家餐飲企業、每天100余噸餐廚垃圾實現了統一回收,并送往餐廚廢棄物處置廠進行環保處理。年底前,武漢為餐廚垃圾建立“大數據”,進行從產出到處理后的全程監管。
其中,武昌區城管執法大隊直屬六中隊副隊長王海山介紹,餐廚廢棄物集中執法正在開展,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建立、記錄、報送餐廚廢棄物臺賬或未執行聯單制度,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未按照規定單獨收運、存放餐廚廢棄物,與生活垃圾相混合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將餐廚廢棄物擅自交由未取得許可的單位或個人收運處置的,對個人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未經許可從事非法收運處置餐廚廢棄物及其他相關非法物品的,處以3萬元罰款。
餐廚垃圾作為城市打破圍城困境過程中不容忽視一環,已經成為不少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難題,中國環保在線希望武漢體系能夠以快的速度得以健全和完善,給其它城市做出表率,提供成功的經驗。期望其它城市不甘落后,重新反思在城市建設發展中被忽略的為重要,且關乎民生的環保問題,并下定決心要將綠色環保放在城市發展的首位,在武漢體系的基礎上,設計建設和完善符合自己的民生環保體系,進而確保城市綠色健康發展,環境長治久安,終使民眾享受到城市發展建設帶來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