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十幾天的里約奧運會就這樣落下帷幕了,這屆里約奧運會有驚喜也有遺憾。“綠色環保”作為本次奧運會的主題,無疑贏得了陣陣好評。拋開昨日的回憶,展望一下未來。四年后的東京,奧運會一定會如期而至。本來經歷了奧運會logo抄襲風波,主場館設計方案更換等一系列的奇葩新聞后,這屆東京奧運會已經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據媒體報道,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的主辦者計劃利用回收自廢棄智能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的金屬來制作、銀牌、銅牌。
日本這個神奇的國家
被賦予“不產生廢料垃圾”的美譽
近20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日本的垃圾年產生量逐年遞增,對于廢棄物的處理,日本一直以減少終填埋量為目的。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日本垃圾處理方式中,焚燒占60.4%,填埋占37.1%,而到2000年,直接填埋只占5.9%,焚燒已占77.4%,其余部分為資源化回收或利用。日本明確提出了“3R”原則,即減量控制,回收利用和循環再利用。
在垃圾分類方面
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日本垃圾分類精細,回收及時。垃圾大分類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垃圾,這幾類再細分為若干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可分為孫項目。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區擺放著一排分類垃圾箱,有的沒有垃圾箱而是規定在每周特定時間把特定垃圾放在特定地點,由專人及時拉走。
分類垃圾被專人回收后,報紙被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再生紙,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紙”為榮。
飲料容器被分別送到相關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廢棄電器被送到專門公司分解處理;可燃垃圾燃燒后可作為肥料;不可燃垃圾經過壓縮無毒化處理后可作為填海造田的原料。
去過日本旅游的朋友一定會對日本干凈的街道和整潔的環境有很深刻印象。日本商品的包裝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屬于哪類垃圾。
但其實在日本的街道很難見到垃圾桶,因為大家都不扔垃圾,每個人都自備垃圾袋,如果你手上有垃圾,很有可能會一直拿到家。
日本人在垃圾處理
和垃圾再利用方面也是一絕
垃圾焚燒和垃圾生物降解技術已經相當高,對于環保水泥和新型可再利用樹脂材料和垃圾發電技術也是游刃有余。與日本相比,我國的垃圾處理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以填埋為主,但隨著垃圾產生量的不斷增加,尋找新的填埋場地越來越困難。
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不是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但該國確實擁有一個能在電子垃圾中找到貴金屬的龐大的“都市礦場”。據相關媒體報道,日本廢棄電子產品中包含的金、銀在供應中所占比例分別為16%和22%,其來自于電子垃圾的金屬應該足可用于制作奧運會獎牌。
日本每年約產生65萬噸電子廢料,但其中僅有不到10萬噸會得到收集,其中大多數都被用于生產新的電子產品。日本的很多城市都沒能達到該國環境省設定的電子垃圾收集目標,但此次提出的奧運會獎牌計劃則可能起到鼓勵更多電子垃圾回收活動的作用,不得不說,日本對待環保和再生資源的確走在了別國的前面。
毋庸置疑,2020年東京奧運會如果真的采用“電子垃圾”做為,一定沒有這些獎牌榜上貨真價實的貴。
但是如果論環保理念,東京奧運會贏了。比起給玩命鑄金,大家會更喜歡這種“電子垃圾”。
原標題:日本窮瘋了,打算用電子垃圾做2020年東京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