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對建造垃圾焚燒廠的擔憂,主要源于對垃圾異味及焚燒產生二噁英、飛灰等污染物的擔憂。因此,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注重升級垃圾焚燒的技術與硬件,并努力做到信息透明與福利回饋,以求搭建起與周邊居民和平共處的橋梁。
瑞士圖恩:將焚燒廠建在風景區里
圖恩垃圾焚燒廠,建在瑞士的風景名勝伯爾尼地區。它建成于2004年,目前日處理垃圾400余噸,年處理垃圾超過10萬噸,可以服務150多個社區、30多萬人。
圖恩垃圾焚燒廠產生的電力,幾乎占到了圖恩市電力供應的1/3,并且它還是一個提供熱能的公共設施。由于靠近風景如畫的圖恩湖,在其建設和運行中特別考慮了“生態安全工程”的概念——不僅能夠提供可靠的廢物處理,還能大限度地降低噪音與惡臭污染。
為了避免臭氣污染,在垃圾運輸環節,圖恩垃圾焚燒廠主要使用短距離公路運輸,另有約40%的垃圾通過鐵路運輸到卸料大廳。垃圾焚燒時,助燃空氣從垃圾坑和卸載區抽出,由此形成的輕微負壓,能夠防止臭氣逸出。圖恩垃圾焚燒廠的煙氣凈化系統則包含靜電除塵器、SCR脫硝系統、煙氣余熱利用裝置、濕式除塵器以及帶式除塵器,它們通力合作,使得排放的煙氣質量水平好于歐盟標準及瑞士的煙氣控制質量標準(LRV)。
焚燒及煙氣凈化過程中產生的灰渣,會進一步進行利用,分離出廢鋼、氫氧化鋅等有用物質。每年,圖恩垃圾焚燒廠回收的金屬鋅超過720噸,其他黑色金屬約有3500噸。
由于聳立在風景區內,圖恩垃圾焚燒廠的高標準不僅體現在焚燒、煙氣凈化及灰渣利用等技術方面,在建筑外觀、結構等方面也堪稱。它南面采用全玻璃的設計,使得路人或旅游者對焚燒廠的處理技術能夠一目了然,正所謂“透明源于自信,美麗而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