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運作1800億元資金的國家PPP融資支持基金,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簡稱政企基金)首筆投資落地呼和浩特地鐵軌道項目,投資24億元,主要為股權投資。參與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項目的業界人士徐威表示,7月27日政企合作基金公司采用股權方式參與的內蒙古軌道交通項目將正式簽約落地,這是政企合作基金公司參與的個項目。
根據當地政府公布的初步的投融資方案,呼和浩特軌道交通1、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338.81億元。資本金占總投資的50%,分別由自治區、市兩級財政資金共同籌措解決,資本金以外的資金采用國內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
據悉,政企基金完成本次簽約后,近期還會簽幾個項目,累計投資將超過60億元。而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1800億元PPP融資支持基金正式運作將對PPP市場帶來深遠影響,估算可以撬動萬億投資,還能降低PPP項目融資成本,規范PPP項目運作。
快中有穩方始上策
自十八屆三種全會提出“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這一核心理念之后,國家放寬了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并賦予民間資本部分特許經營的權利。這一前瞻性理念的提出是對于激發民間資本活力的有力舉措,我國PPP產業自此之后跨入了蓬勃發展時期。
在此基礎之上,2014年10月02日,國務院下達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43號文”)。43號文的下發,可維護國內金融市場穩定,預防出現地方政府過度舉債的現象,促進國內整體經濟健康發展。文件指出,將以疏堵結合、分清責任、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穩步推進的方針加強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自此,地方政府舉舉債渠道及額度得到了規范,但也使部分地方政府以大規模發債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模式難以為繼。在此基礎之上,引入特許經營的先進理念,賦予社會資本一定的運營全力,以運營收入反哺項目投資的模式具備了更多的實際現實意義。
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42號文”)。42號文的下達,明確了社會資本投資參與公共服務領域項目及獲得特許經營權力的合規合法性,劃時代地激活了民間資本與各級政府合作互惠共贏的新模式。
當PPP模式在我國快速推廣開來之時,也浮現出一些發展中的問題。
盈利還是公益性質待厘清
僅就引導基金而言,按照政策導向,中國PPP基金似乎應該是引導基金,但其也定位為PPP項目投資公司。這引起業內人士的熱議,到底是商業導向,還是政策性導向?2015年多省出臺PPP基金管理辦法,各地實踐有所區別。如河南省PPP開發性基金,既以股權為主投資省內PPP項目,又給予項目前期費用補貼,并給予項目獎勵。
山東省規模800億元的PPP發展基金,由政府引導基金和金融社會資本共同出資,發展基金來自于,所投資PPP項目的股權分紅收益及股權轉讓增值收益、對PPP項目債權投入產生的利息收入、基金間隙資金用于穩健類金融產品產生的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
四川PPP投資引導基金由財政出資,預計以1:5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四川省財政廳負責對擬投項目PPP屬性予以認定,對不符合PPP特征的項目將不予支持。
現代集團總裁丁伯康對此表示,現在很多基金都浮在空中,聲稱投資規模幾百億或上千億,若完全按市場化方式運作,部分基金資金時限難以與長周期的PPP項目匹配;如果按政府引導基金運作,參與的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的高又難以實現——多種因素導致大部分基金難以落地。
發改委投資所投資體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吳亞平則認為,PPP基金究竟是商業定位,還是公益定位,現在的邊界不是很清楚。如果是商業定位,跟市場自發設立的基金一樣,可能會產生擠出效應;如果是公益性基金定位,目的是增信,解決市場比較擔心的地方政府信用問題,這時金融機構的回報可能難以滿足。
能否撬動更多民間資金?
但毋庸置疑的是,這筆投資高達1800多億,一旦這筆千億規?;?ldquo;入市”,對PPP項目勢必形成強刺激,社會資本觀望甚至質疑的態度也將有所緩和。業內普遍認為,1800億元中國PPP融資支持基金正式運作將對PPP市場帶來深遠影響,估算可以撬動萬億投資,還能降低PPP項目融資成本,規范PPP項目運作。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PPP項目的所有投資都應該由相關項目公司負責,而政府通過基金的形式參股,這樣既便于對項目全過程的監督,也避免過多的行政干預。此外,基金公司也必須按照市場化來運作,也要有收益,未來,政企合作基金公司的收益狀況還有待觀察。1800億PPP引導基金,能否撬動更多民間資金?
有句話說得好,“PPP融資不是一場戀愛,而是一場婚姻。”財政部聯合10大金融巨頭成立的政企合作基金股份公司將集中投資軌道交通、“鐵公雞”等互聯互通投資規模大的PPP項目。一般估算,PPP政府基金能夠撬動5倍的投資,也即能夠大約撬動8000億左右的投資。這對于“三去一降一補”,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也會對地方政府的契約意識、契約精神有重大促進作用,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標志性事件。
如何在PPP項目投資上,加快推進積極的財政政策對供給側和結構性改革這個力度,需要進一步推進放管服的改革,建立國家和省級的白名單制度,也即用白名單來對接融資機構,讓有信譽、有技術、有市場,管理好的民營企業進入名單。加快PPP項目的落地,加快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加快企業產業基金市場化的轉型,進一步清理涉企收費,加快發展政策性擔保市場。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施策,相信民間投資減速的勢頭將會有所緩解。
(參考資料:經濟參考報、21世紀經濟報道、央廣網、清科私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