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這是新時期指導我國治水的基本方針。“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以“五水共治”加快推進轉型升級,這是我省高水平建設全面小康標桿省份的重要戰略舉措。這一切,均與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增強水資源水生態保障能力密切相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的協調水平,已成為我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浙江的為基礎的支撐之一。
“十二五”期間,特別是2012年國務院出臺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有關文件以來,浙江全面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管理,全省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納污總量控制三大指標全面完成,績效考核位居全國前列。
站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始進入決勝階段,水資源管理工作意義更加凸顯,任務愈加艱巨。按照國家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和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的決策部署,“十三五”期間,浙江全省將確保達成預定目標,為建設“兩富”“兩美”現代化浙江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不缺水,缺好水
浙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955億立方米,單位面積水資源量為92萬立方米/平方米,居全國第四位。
在豐水地區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動節約用水,首先遭到的就是人們慣性思維的質疑。“很多人都不理解,浙江這么多水為何還要節水?甚至還有人說浙江的水反正都要排到海里去,不用白不用。”浙江省水利廳水資源與水保處副處長王云南說道。
在王云南看來,浙江并非不缺水,浙江缺的是“好水”。事實上,工業發達、人口稠密帶來的水環境問題在江浙一直突出,頻頻見諸報端的太湖藍藻事件、余杭水污染事件、新安江水污染事件……加劇著人們對水質型缺水的擔憂。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然而,藍藻襲來時,太湖如同“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2007年,太湖藍藻大面積爆發,大量死亡藍藻污水團進入了無錫貢湖水廠的取水口,一般凈水工藝無法將其消除,臟水通過管道流進千家萬戶,當地被迫停水近一周。
藍藻事件發生后,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全面展開。歷經多年治理,太湖水環境質量穩中趨好,基本實現了《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確定的近期治理目標。在水利部2015年11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太湖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副局長江溢坦言,太湖治理目前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太湖目前還處于適宜藍藻生長的環境,二是流域污染物總量依然較大。
“太湖流域有一個特點,我們是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污染物排放總量非常大,遠遠超過水體的納污能力。在目前的狀態下,雖然減排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沒有減少到與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要求。”江溢表示。
節省2.39萬億瓶礦泉水
為緩解水資源短缺壓力,2012年,浙江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并制定考核辦法,劃出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即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紅線、嚴守水資源利用效率控制紅線、嚴守水功能區納污總量控制紅線);2013年,浙江又做出“五水共治”重大決策部署,全省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取得一定成效。
其間,以水庫為主要水源的城鄉水資源配置格局基本建成。在全國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建成全省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約3.3萬處,受益人口約3204萬人;分散式供水工程18.6萬處,受益人口約148萬人,農村自來水覆蓋率提高到99%。
杭州、紹興、寧波、嘉興、舟山、諸暨、長興等被命名為“節水型城市”,企業節水也初見成效。臺州一家食品廠投入1700多萬元對生產工藝進行節水改造,通過重復用水,將生產一噸產品的用水量從42噸降至12.5噸,用水成本每年節約420多萬元,排污費每年節約450多萬元,投入運營僅2年就收回了成本。
長興浙能發電廠建成中水回用工程,設計規模日處理水量達6萬噸,可以消耗長興縣城區所有中水,投用累計處理利用城市中水超過5800萬噸,相當于5個西湖的蓄水量。
而如果以一瓶550毫升的礦泉水計算,浙江5年內下降的用水總量相當于2.389萬億瓶。
五年目標降23%
事實上,早在2011年,針對中國城市化、工業化快速發展,水資源難以可持續保障以及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嚴峻形勢,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2012年浙江及時出臺了《關于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實施意見》和考核辦法。2013年,浙江提出“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該省各界推進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
目前浙江基本建立了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體系,落實了省市縣三級管理目標責任制,并將水資源控制指標由國家的4項增加到8項,“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實現了全覆蓋。
陳龍表示,“十二五”期間,浙江省用水總量從197.91億立方米下降到184.77億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從47.2立方米下降到29.18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從71.3立方米下降到44.9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560提高到0.582,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74.1%,生活和工業用水量從97.34億立方米下降到95.95億立方米。
此外,“十三五”時期浙江將以落實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抓手,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和水生態文明建設,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管理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其中萬元GDP用水量達到35立方米以內(比2015年下降2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達到24立方米以內(比2015年下降20%),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8%以上。
?。ū疚木C合中國新聞網、科技日報、杭州日報、浙江在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