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紫外線波長在240~280nm范圍內殺破壞細菌病毒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造成生長性細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細胞死亡,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尤其在波長為253.7時紫外線的殺菌作用zui強。此波段與微生物細胞核中的脫氧核糖核酸的紫外線吸收和光化學敏感性范圍重合,如下圖。圖中顯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的吸收光譜的范圍為240~280nm,吸收峰在260nm。通常認為紫外線能改變和破壞結構突變,改變了細胞的遺傳轉錄特性,使生物體喪失蛋白質的合成和復制繁殖能力,其他的蛋白質吸收(苯基*、*和*中的芳香環的吸收峰為280nm)也可能對紫外線的殺菌過程發揮作用。
一般日光穿透大氣層后達到地面的紫外線的波長為287~390nm,偏離紫外線的*殺菌波長范圍(約250~285nm)。主要是大氣臭氧層的吸收作用使日光光譜中低于290nm的紫外線強度速度減少,故日光的殺菌能力遜于的紫外線殺菌燈。
紫外線殺菌的特點
紫外線殺菌作用較強,但對物體的穿透能力很弱。它適用于手術室、燒傷病房、傳染病房和無菌間的空間消毒及不耐熱物品和臺面表面消毒。
紫外線的能量效率
紫外線燈殺菌系統的總能量效率為下列各個效率的乘積。
1.電效率
紫外線燈發射的殺菌波段功率占燈管和鎮流器的總電耗的比例。
2.可殺菌光占殺菌波段功率的比例
本項專對反射式反應器而言。這是因為在光線穿過兩種不同的介質時會在介質的界面上產生反射。設計紫外線設備的時候應考慮到光線入射角度,盡量減少反射光的損失。
3.介質中的入射光中用于實際殺菌所占的比例
取決于介質的吸收性質、微生物的濃度、光程長度、輻射劑量和流動狀態。該值很低,故實用上常以宏觀的zui低輻射劑量描述。
在設計紫外線殺菌裝置的時候,要注意根據實際殺菌所需的紫外線消毒波段的功率,選擇合適的紫外線燈管形式,并進行有關的技術經濟比較。目前對于各種燈殺菌效率的比較尚缺乏一種按輻射波長衡量的殺菌效果的權重分析方式,僅采用單位面積的輻射功衡量的輻射劑量指標是不*的,必須結合輻射波長、水層厚度、水質和運行環境因素,考慮施工、經濟和維修條件進行燈具選型和反應器的設計。
河南碧泉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