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泰酸堿廢氣凈化治理
泛泰酸堿廢氣凈化治理詳細描述:
一、廢氣治理技術的選擇
有機廢氣處理設備對治理工業廢氣中大量存在的有機化合物,現在應用較普遍的活性炭、活性炭纖維、純硅分子篩以及催化燃燒法等,雖有一定效果,但不僅存在耗用大量吸附材料或燃料,還存在工藝落后、成本高、二次污染較嚴重等問題,特別是對于大流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更是存在不少未能解決的問題。實際上,采用這些技術方案后,往往給政府環保部門的監管,以及產生和治理污染的企業的運行,都會帶來很大的困擾。
二、有機廢氣處理設備催化燃燒
低溫等離子+復合光催化在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中使用的“低溫等離子+復合光催化”是根據化工、醫藥等行業在生產中產生的大流量、低濃度有機廢氣特點*的具有*水平的降解技術,其核心是首先用低溫等離子體產生高能量電子,直接分解廢氣因子中的有害氣體,使其迅速形成小分子碎片,降解生成CO2,H2O等,再利用光觸媒的作用,降解尚未完成降解的各類有害氣體,從而達到對車間生產廢氣較為滿意的綜合降解效果。
所謂等離子體是繼固體、氣體、液體三態后,列為物質的第四態,由正離子、負離子、電子和中性離子組成,因體系中正負電荷總數相等,故稱為“等離子體”。
等離子體按粒子溫度可分為平衡態(電子溫度=離子溫度)與非平衡態(電子溫度>>離子溫度)兩類。
非平衡態等離子體電子溫度可上萬度,離子及中性離子可低至室溫,即體系表觀溫度仍很低,故稱“低溫等離子體”,一般由氣體放電產生。
氣體放電有多種形式,其中工業上使用的主要是電暈放電(在去除廢氣中的油塵上應用已相當成熟)和介質阻擋放電(用于廢氣中難降解物質的去除)兩種。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廢氣處理新技術,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廢氣的原理為:當外加電壓達到氣體的放電電壓時,氣體被擊穿,產生包括電子、各種離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內的混合體。低溫等離子體降解污染物是利用這些高能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廢氣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分解,以達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低溫等離子體的產生途徑很多,我們使用的低溫等離子體工業廢氣處理技術采用的放電形式為雙介質阻擋放電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簡稱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