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利用硫酸及催化劑與食品試樣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其中C、H形成CO2、H2O逸出,而氮以氨的形式與硫酸作用,形成硫酸銨留在酸液中。然后將消化液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水蒸氣蒸出,被硼酸吸收。用標準鹽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銨,從消耗的鹽酸標準液計算出總氮量,再折算為粗蛋白含量。
2NH2-(CH2)2-COOH + 13H2SO4 → (NH4)2 SO4 + 6CO2 + 12SO2 + 16H2O
(NH4)2 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2NH3 + 4H3BO3 → (NH4)2 B4O7 + 5H2O
(NH4)2 B4O7 + 2HCl + 5H2O → 2NH4Cl + 4H3BO3
二、儀器與試劑
1、凱氏定氮儀
2、試劑
硫酸銅 硫酸鉀 硫酸 2%硼酸溶液
混合指示劑:0.1%甲基紅乙醇溶液與0.1%甲基藍乙醇溶液,臨用時按2:1的比例混合.或0.1%甲基紅乙醇溶液與0.1%溴甲酚綠乙醇溶液,臨用時按1:5的比例混合。
20%NaOH溶液 0.01mol/L HCl標準溶液
三、測定方法
1、樣品消化:
準確稱取粉碎均勻的黃豆粉0.3g左右,小心移入干燥的消化管中(勿粘附在消化管壁上),加入0.5g CuSO4、3g K2SO4及10mL濃硫酸,于瓶口倒插入一口徑適宜的干燥管,用膠管與水力真空管相連接,利用水力抽出消化過程所產生的煙氣。先以小火緩慢加熱,待內容物*炭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大火力,消化至溶液透明呈藍綠色。取下抽氣管,繼續加熱 0.5h,冷卻至室溫。
取20mL蒸餾水,徐徐加入燒瓶中,待樣品冷至室溫,移入10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餾水沖洗燒瓶數次,并入容量瓶,旋轉混勻放冷,再用蒸餾水定容,備用。
同時做一空白消化。
2、蒸餾與吸收:
蒸餾器中,堿液及蒸餾水采用電磁泵加入,NaOH(堿)、H2O(水)注入接口用橡膠管套入后分別置入自備的容器中,加液時按面板上相應開關,液體由泵吸入消化管內,注入毫升數視標尺所注位置而定。(一般堿液加量是消化時硫酸用量5倍以上,加蒸餾水量15毫升左右)
1)、打開電源,打開自來水,接冷卻水自來水不必開過大,出水口有水流出即可,用排水管子上夾子夾緊排水管子。
2)按下蒸汽開關,蒸發爐內水由冷卻水接口通過冷凝管,經平穩器慢慢流入,由于蒸發爐水位不斷上升,使電極板之間電流逐步增加,水溫通過加熱而上升,但由于初態時水溫較低,水位迅速上升,蒸汽尚未能馬上產生,電流急劇增加,造成熔絲管斷裂,待電流表指向5A時即釋放蒸汽開關,待指針回落到零時,再按蒸汽開關,反復幾次。等蒸汽開關正常噴出,電流表固定在4-5A時,即開始正常蒸餾。
3)在250mL三角接收瓶中加入50mL2%H3BO3和2-3滴混合指示劑,蒸餾時間設定在6-8分鐘,并使接收瓶托架盤往上移,然后按時控控制按鈕,使托盤內電磁鐵固定在接收位置。
4)向上扳動側面紅球手柄把消化管固定在左邊托架上,然后按面板上開關分別加入H2O(水)、NaOH(堿)液體,然后開啟蒸氣開關,向試管內注入蒸氣,進行蒸餾樣品,在接收瓶內接收液達150毫升左右時移下接收瓶,用蒸餾水沖洗滴管口繼續蒸餾半分鐘,然后取下接收瓶,待滴定用。第二個樣品只要放上后,加好后,開啟蒸汽開關即可,不要關電源。
3.滴定:
用0.01mol/L HCl滴定吸收液至變為紅色為終點,記下消耗的HCl體積。
四、計算:
蛋白質% =
C — HCl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1 — 滴定樣品吸收液消耗的HCl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2 — 滴定樣品空白液消耗的HCl標準溶液的體積mL
m — 黃豆粉的質量 g
F — 黃豆的蛋白質含量換算系數5.71
糧食檢測儀器 http://www.grain17.com
白度測定儀 http://www.grain17.com/yq_class/yq_260_1.html
粗蛋白測定儀 http://www.grain17.com/yq_class/yq_268_1.html
油脂比色計 http://www.grain17.com/yq_class/yq_266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