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與布局
選址要求:應選擇在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的地方,如位于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有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有一定的衛生防護距離;有良好的排水條件以及方便的交通、運輸和水電條件。
布局原則:合理布置各處理單元,確保工藝流程順暢,盡量減少管道長度和水頭損失。同時,要考慮設備的安裝、維護和檢修空間,以及人員的操作便利性。
工藝設計一體化污水凈化站設計規范
預處理:通常包括格柵、化糞池 / 隔油池、調節池等。格柵用于攔截大顆粒固體物及雜質;化糞池 / 隔油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油脂等有機物;調節池用于調節污水的水質和流量,保證后續處理工藝的穩定運行。
主體工藝:根據污水的水質、水量以及處理要求選擇合適的主體工藝,如 A2/O 工藝、MBR 工藝、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等。這些工藝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營養物質以及微生物等。
后處理:根據需要設置除磷、消毒等后處理單元。除磷可采用化學除磷、生物除磷或物理除磷等方法;消毒常用的消毒劑包括氯氣、次氯酸鈉、過氧化氫等,根據污水水質、消毒效果、成本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和消毒設備。
建筑與結構設計
建筑物設計:滿足污水處理站的功能需求,包括設備間、控制室、值班室等。建筑物的設計應符合相關建筑設計規范,如防火、防爆、通風、采光等要求。
構筑物設計:如沉淀池、曝氣池、調節池等構筑物,要根據其功能和工藝要求進行設計,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密封性。同時,要考慮構筑物的抗滲、抗腐蝕性能,以及在不同水位和荷載條件下的安全性。
電氣與自控設計
電氣設計: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滿足污水處理站各類設備的用電需求。包括配電室、配電箱的設計,以及電力線路的敷設等。要考慮電氣設備的接地、防雷等安全措施,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自控設計:實現對污水處理過程的自動化控制,包括對設備的啟停、運行參數的監測和調節等。通過自動化控制系統,可以提高污水處理站的運行管理水平,降低人工勞動強度,保證處理效果的穩定性。
其他設計考慮一體化污水凈化站設計規范
安全與衛生: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如欄桿、防滑地面、通風設備等,防止發生安全事故。同時,要注意污水處理站的衛生條件,及時處理污泥和臭氣,避免對周圍環境和人員健康造成影響。
節能設計:在工藝選擇、設備選型和運行管理等方面采取節能措施,降低污水處理站的能耗。例如,選擇高效節能的曝氣設備、水泵等,合理設計工藝參數,優化運行方式等。
環境保護:采取有效的環保措施,減少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廢氣、廢水、廢渣排放,降低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如對臭氣進行收集和處理,對污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