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氧氣氣體檢測設備
一、工作原理
電化學原理
通過氣體與電極間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流或電壓信號,適用于檢測CO、H?S等有毒氣體,精度高但需定期校準。催化燃燒原理
利用催化劑使可燃氣體燃燒產生熱效應,通過測量溫度變化推算濃度,常用于甲烷、丙烷等易燃易爆氣體檢測。紅外吸收(NDIR)
基于氣體對特定波長紅外光的吸收特性,適用于CO?、VOCs等氣體,抗干擾性強,穩定性高。半導體原理
通過氣體與半導體材料的相互作用改變電阻值,成本較低,但靈敏度和穩定性稍遜。
二、主要特點
實時監測與報警
持續檢測氣體濃度,通過聲光報警、數據傳輸等方式及時反饋異常情況。
支持遠程傳輸(如4-20mA、RS-485、無線信號),可接入控制系統或云端平臺。
高精度與穩定性
采用進口傳感器和補償算法,確保長期穩定運行,誤差率低。
防爆設計(如隔爆型、本質安全型),適應高溫、高濕、粉塵等惡劣環境。
靈活配置與擴展性
可配置多傳感器,同時檢測多種氣體(如可燃氣體+有毒氣體)。
支持模塊化更換傳感器,維護簡便。
智能化與自動化
部分型號具備自診斷功能,可遠程校準或更新參數。
兼容PLC、DCS等工業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管理。
三、核心應用場景
工業安全
石油化工:監測甲烷、硫化氫等易燃有毒氣體,預防爆炸和中毒事故。
冶金與制藥:檢測一氧化碳、氨氣等有害氣體,保障生產環境安全。
公共安全
公共場所:學校、醫院、商場等密閉空間監測CO?、VOCs濃度,優化空氣質量。
災害預警:地震、洪水后監測災區有害氣體泄漏。
環保監測
排放監測:追蹤工業廢氣、污水處理中的有害氣體,支持環保政策制定。
特殊場景
實驗室與食品加工:精確控制環境氣體,確保實驗安全或食品安全。
四、使用與維護要點
安裝要求
根據氣體比重選擇安裝高度(如輕于空氣的氣體安裝于頂部,重于空氣的氣體安裝于底部)。
避免安裝在潮濕、多塵區域,確保傳感器不受物理損傷。
校準與維護
定期校準傳感器(建議每6個月一次),避免因老化或污染導致誤差。
清潔過濾網,防止堵塞影響檢測精度。
報警閾值設置
可燃氣體報警閾值通常設為爆炸下限(LEL)的25%以下,有毒氣體按職業接觸限值設定。
固定式氧氣氣體檢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