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厭氧反應器即內循環厭氧反應器,是一種高效的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高容積負荷:IC 反應器內部存在著強大的內循環流,使得反應器內的廢水與微生物能夠充分接觸,傳質效果良好。這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和轉化能力,從而實現較高的容積負荷。一般情況下,IC 反應器的容積負荷可以達到 15 - 30kgCOD/(m3?d),甚至更高,而傳統厭氧反應器的容積負荷通常在 5 - 10kgCOD/(m3?d)左右。
處理效率高:由于 IC 反應器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有機廢水,因此其處理效率較高。同時,IC 反應器內的微生物處于良好的生存環境中,活性較高,對有機物的降解速度快,也有助于提高處理效率。IC厭氧反應器優勢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IC 反應器的內循環系統能夠稀釋進水的有機物濃度和毒性物質濃度,降低其對微生物的沖擊。當進水水質、水量發生波動時,IC 反應器能夠通過內循環的自動調節作用,迅速適應變化,保持穩定的處理效果。
占地面積小:在處理相同規模的廢水時,由于 IC 反應器的容積負荷高,所需的反應器體積相對較小,因此占地面積也較小。這對于土地資源緊張的地區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購置和建設成本。
投資和運行成本低:IC 反應器的結構相對簡單,不需要復雜的攪拌設備和三相分離器,因此投資成本較低。同時,由于其處理效率高,能耗低,污泥產量少,后續的污泥處理成本也較低,從而降低了整體的運行成本。
產生沼氣質量高:IC 反應器內的厭氧發酵過程較為穩定,產生的沼氣中甲烷含量較高,一般可達 60% - 70%,沼氣質量較好。這有利于沼氣的回收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出水水質好:經過 IC 反應器處理后的廢水,有機物含量顯著降低,出水水質較好。一般情況下,出水的 COD 濃度可以降低到幾百 mg/L 以下,能夠滿足后續處理工藝的要求,為廢水的達標排放或回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技術特點IC厭氧反應器優勢
運行成本低:勿需設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裝置,不需要充填填料,也不需在反應區內設機械攪拌裝置,節省了設備投資和運行能耗,且污泥產量低,降低了污泥處理成本。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可以適應化工廢水水質、水量的較大波動,對 COD 濃度大幅度波動有較強的承受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穩定運行。
能源可回收:能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沼氣,沼氣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可以作為燃料用于發電、供熱等,實現能源的回收利用。
應用場景:適用于處理各種化工廢水,如樹脂生產廢水、水性漆生產廢水、制藥廢水、焦化廢水等。這些廢水通常具有高濃度有機物、成分復雜、可生化性較差等特點,經過 UASB 厭氧反應器處理后,可有效降低有機物濃度,提高可生化性,減輕后續好氧處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