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將多項污水處理功能集成于一體且可埋置于地下的先進污水處理設施。其設計初衷在于高效、便捷地處理各類污水,廣泛適用于多種場景,從城市生活小區的日常排水,到偏遠農村的污水凈化,以及眾多對環境要求嚴格的工業企業廢水處理等。該設備憑借其優勢,正逐步成為污水處理領域的主流選擇之一。
設備結構與工作原理
格柵:設備起始端的粗格柵和細格柵,如同忠誠的衛士,負責攔截污水中體積較大的漂浮物與懸浮物,像樹枝、大塊塑料、廢紙團等,防止這些 “不速之客” 進入后續處理流程,避免造成管道堵塞或設備損壞,為整個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奠定基礎。
調節池:污水流經格柵后進入調節池。此池的關鍵作用在于均衡水質與水量。不同時段產生的污水,其水質和水量往往波動較大,調節池就像一個緩沖地帶,通過自身的容量調節,使進入后續處理單元的污水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池內常設有曝氣裝置,一方面可防止污水中雜質沉淀,另一方面對污水進行預曝氣,增強其可生化性,為后續微生物處理環節創造更有利條件。
缺氧池:調節池中的污水經提升進入缺氧池。這里是缺氧微生物的 “家園”,在缺氧環境下,微生物施展 “魔法”,進行反硝化反應。污水中的硝酸鹽氮在它們的作用下轉化為氮氣,從污水中逸出,從而實現污水脫氮的重要步驟,降低污水中氮元素含量,減輕水體富營養化風險。
好氧池:緊挨著缺氧池的好氧池,充滿了生機。通過曝氣裝置持續向池內充入空氣,為好氧微生物營造出富含溶解氧的生存環境。好氧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 “食物”,進行旺盛的新陳代謝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有機物被分解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污水中的氨氮在微生物作用下發生硝化反應,轉化為硝酸鹽氮,進一步凈化污水。
二沉池:完成生化處理后的污水來到二沉池,這里是進行固液分離的關鍵場所。在重力作用下,污水中的懸浮物以及參與生化反應后產生的生物污泥沉淀至池底,上層則是清澈的處理后水,緩緩流入后續消毒池或深度處理單元,實現泥水分離,保證出水水質清澈。
消毒池:二沉池的出水進入消毒池,為確保處理后的污水達到衛生標準,需在此投加消毒劑,如常用的二氧化氯、次氯酸鈉等。消毒劑如同 “清潔戰士”,迅速殺滅污水中殘留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體,使最終排出的水符合相應排放標準,安全排放或回用。
污泥池:二沉池沉淀下來的污泥被排入污泥池。污泥池承擔著儲存與處理污泥的重任,通過好氧消化或厭氧消化等方式,減少污泥體積和含水率。經過處理后的污泥,后續處置難度和成本大幅降低,也避免了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風機房:風機房內安裝著風機等重要設備,風機產生的氣流,為好氧池曝氣源源不斷地輸送空氣,確保好氧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氣供應。同時,也為調節池和污泥池的攪拌提供氣源,促進池中物質混合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