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絮凝原理:通過向石化廢水中投加絮凝劑,使廢水中的油脂等污染物發生凝聚和絮凝反應,形成較大的絮體顆粒,從而實現與水的分離。例如,聚合氯化鋁(PAC)等絮凝劑能通過壓縮雙電層、吸附架橋等作用,將水中分散的油污顆粒聚集在一起。
破乳原理:對于含乳化油的石化廢水,投加破乳劑破壞油滴的乳化狀態,使油滴相互碰撞合并,從水中分離出來。如一些表面活性劑類破乳劑,能改變油水界面的性質,促使乳化油破乳分層。
主要組成部分
智能控制箱:是整個加藥系統的控制中心,可協調整個系統各部件的工作,實現對加藥泵的啟停控制、藥桶藥劑余量監測等功能,當出現低液位時給出報警信號。
溶藥箱:用于溶解和儲存藥劑。通常采用耐腐蝕材料制成,如聚乙烯(PE)、不銹鋼等,其容積可根據加藥量和處理規模進行選擇,一般在 0.1m3 到 20m3 之間。石化廢水除油加藥裝置
攪拌器:安裝在溶藥箱內,用于加速藥劑的溶解和混合,使藥劑在水中均勻分散,確保加藥效果。攪拌器的類型有多種,如槳式攪拌器、錨式攪拌器等。
計量泵:是加藥裝置的核心部件,用于精確控制藥劑的投加量。計量泵的流量和壓力可根據工業流程的需要進行選擇,流量范圍一般從 1L/h 到 8000L/h,壓力從 0.1MPa 到 25MPa,計量精度可高達 ±1%。
加藥管道和閥門:用于連接各個部件,將藥劑輸送到石化廢水處理系統的位置。管道通常采用耐腐蝕的塑料或金屬材質,閥門則用于控制藥劑的流量和流向。
常用藥劑
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鐵(PFS)等,能使廢水中的懸浮顆粒和油脂等污染物凝聚成較大的絮體,便于沉淀或氣浮分離。
助凝劑:常用的有聚丙烯酰胺(PAM),它可以增強絮凝劑的絮凝效果,提高絮體的強度和沉降性能。
破乳劑:針對含乳化油的石化廢水,破乳劑可以破壞油滴的乳化狀態,使油滴易于分離,如有機硅類破乳劑、高分子聚合物類破乳劑等。
選型要點
處理規模:根據石化廢水的流量和水質情況,確定加藥裝置的處理能力和藥劑投加量,以確保能夠滿足廢水除油的處理要求。
藥劑種類:不同的藥劑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和適用范圍,需要根據石化廢水中油脂的類型、濃度以及廢水的其他水質指標,選擇合適的藥劑和加藥裝置。石化廢水除油加藥裝置
材質要求:由于石化廢水具有腐蝕性,加藥裝置的材質應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如采用不銹鋼、PE、PVC 等材質,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自動化程度: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具有不同自動化程度的加藥裝置,如手動控制、半自動控制或全自動控制,以提高加藥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降低人工操作成本。
維護與保養
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加藥裝置的各個部件,如計量泵、攪拌器、液位計等,確保其正常運行,及時發現并處理故障和損壞部件。
清潔與清洗:定期對溶藥箱、管道等進行清潔和清洗,防止藥劑殘留和污垢積累,影響加藥效果和設備性能。
藥劑管理:妥善保管藥劑,防止藥劑受潮、變質或泄漏,按照規定的配比和投加方法使用藥劑,確保加藥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