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
結構組成:主要由進水分配系統(tǒng)、反應區(qū)、三相分離器、出水系統(tǒng)、排泥系統(tǒng)組成。廢水由池底進入反應器,向上流過由絮狀或顆粒污泥組成的污泥床。
工藝設備 廢水處理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
工作原理:污水自下而上通過厭氧污泥床,床體底部是一層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層,中部是一層懸浮層,上部是沉淀區(qū)。沉淀區(qū)設有三相分離器,用以完成氣、液、固三相分離,被分離出的消化氣由上部導出,被分離的污泥則自動回流到下部反應區(qū),出水進入后續(xù)構筑物。
應用特點:可處理高濃度廢水,對一些較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不需要供氧,能耗僅為好氧處理工藝的 10%-15%,且能產生可再生能源沼氣;污泥產生量少,UASB 內污泥濃度高,不會產生污泥膨脹,剩余污泥量少,污泥易處理。
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IC)
結構組成:具有很大的高徑比,一般可達 4-8,反應器的高度達到 20m 左右。整個反應器由厭氧反應室和第二厭氧反應室疊加而成,每個厭氧反應室的頂部各設一個氣、固、液三相分離器。
工藝設備 廢水處理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IC)
廢水處理厭氧反應器
工作原理:進水和回流污泥在厭氧反應室進行混合,反應室有很大的去除有機能力,進入第二厭氧反應室的廢水可繼續(xù)進行處理,去除廢水中的剩余有機物,提高出水水質。依靠沼氣的內能提升實現(xiàn)內循環(huán),不必外加動力。
應用特點:具有很高的容積負荷率,占地面積小、節(jié)省基地投資,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穩(wěn)定性好,具有緩沖 pH 的能力,基建投資低。
厭氧顆粒污泥循環(huán)床反應器(PEIC)
結構組成:在結構上與 IC 反應器類似,但在內部構造和運行參數等方面進行了優(yōu)化,采用兩層三相分離器,布水系統(tǒng)通常采用旋流式布水方式。
工作原理:利用的內部構造結合先進技術,使顆粒污泥更長時間地停留在罐體內,污泥更快地生長。通過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當 COD 負荷增加時,沼氣產生量隨之增加,內循環(huán)的氣提增大,廢水中高濃度和有害物質得到充分稀釋
應用特點:污泥生長速度快,能產生大量多余的厭氧顆粒污泥;進水 pH 適應范圍廣,可減少進水的投堿量;布水均勻,無堵塞;耐沖擊負荷強;毒性抑制耐受力強;具有系統(tǒng)收益,如沼氣回收利用和顆粒污泥銷售等。
廢水處理厭氧反應器
厭氧濾池(AF)
結構組成:反應器內填充有各種類型的填料,如碎石、卵石、塑料球、陶瓷環(huán)等,填料的作用是為厭氧微生物提供附著生長的表面,增加微生物量和反應面積。
工作原理:廢水從反應器的底部或頂部進入,在填料層中緩慢流動,與附著在填料表面的厭氧微生物充分接觸,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轉化為沼氣和二氧化碳等物質。
應用特點: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不易流失,污泥停留時間長,運行穩(wěn)定;對懸浮物的適應性較好,不易發(fā)生堵塞;可以處理不同濃度的有機廢水,尤其適用于中低濃度的有機廢水。
厭氧流化床反應器(AFB)
結構組成:主要由反應器主體、布水系統(tǒng)、三相分離器、填料等部分組成。填料通常采用粒徑較小的顆粒狀物質,如石英砂、活性炭等,這些填料在反應器內處于流化狀態(tài)。
工作原理:廢水通過布水系統(tǒng)均勻地進入反應器底部,向上流動的水流使填料顆粒處于流化狀態(tài),增加了微生物與廢水的接觸面積和傳質效率。厭氧微生物附著在填料表面,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
應用特點: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和處理效率,能夠快速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填料的流化狀態(tài)使微生物與廢水充分接觸,傳質效果好,不易出現(xiàn)堵塞現(xiàn)象;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變化有較好的適應能力,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