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抖袋捕集袋
捕集袋在中藥頂噴制粒工藝中的作用
流化床頂噴制粒在中藥生產中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制劑工藝,其特點是在流化床產品鍋內加入無活性的底料,頂部噴嘴噴入活性的浸膏液體作為粘合劑,兩者通過液體架橋粘結成顆粒,經過干燥后固結成流動性良好顆粒,用于下游的顆粒分裝或壓片。由于在工藝的不同階段,都需要由捕集袋來截留產品,而讓工藝空氣夾帶水蒸氣順利通過,并且通過監控濾袋壓差變化來判定生產是否出現問題。因此,對中藥頂噴制粒而言,捕集袋是一個關鍵的工藝部件。本文通過捕集袋的選擇/工藝參數的影響/常見問題的產生和分析等三個方面來剖析捕集袋在中藥頂噴制粒工藝中的作用。
常規的中藥頂噴制粒工藝流程如下:
A:捕集袋的選擇
由于中藥頂噴制粒工藝基本與西藥工藝類似,但是由于本身的一些特性,如含糖高粘性,易粘附等,又與西藥有所區別,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擇合適的捕集袋:
1, 孔徑
根據目標粒徑的范圍選擇合適的孔徑,顆粒的D90要大于濾布的孔徑。在實際生產中,選擇20-50微米左右濾布就可,主要考慮到保持合適透氣性,因為中藥顆粒相對西藥都比較大,如果選擇過小孔徑的濾布,容易造成濾袋壓差過大,風機過載,且在生產中又需經常抖袋,會降低生產效率,影響濾袋壽命。但是也要注意在預熱和預混階段時風量不能太大,這樣會導致底料溢出濾袋而跑粉,畢竟底料相對顆粒而言粒徑比較小。
2, 導電性
由于中藥浸膏產品的成分比較復雜,含糖類比較多,粘附性比較強,且多數底料都是糖粉或淀粉類,本身靜電就比較強,容易吸附在捕集袋表面。因此為提高顆粒產品的收率,捕集袋必須有良好的導電性,目前市面上濾布的導靜電設計都是在濾布纖維混合織入可導靜電的金屬絲或碳纖維,由于碳纖維容易斷,無論從壽命還是性能講,金屬絲都優于碳纖維,因此帶金屬絲的濾布的捕集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