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m3/h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1.5m3/h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一、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介紹:
地埋式污水處理技術?是一種高效、環保的污水處理方法,主要通過生物膜技術對污水進行生物處理。該技術利用厭氧、好氧和缺氧等不同反應區,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最終達到凈化的目的?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基于生物膜技術。污水首先經過預處理,去除大顆粒雜物,然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和緩沖。接下來,污水依次進入厭氧區、好氧區和缺氧區,分別進行有機物分解、氧化和脫氮除磷處理。最后,污水進入沉淀區,分離出清水和污泥,清水經過消毒后排放或回用?
二、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技術參數和性能特點:
?處理能力?:1.5m3/h的處理能力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場景,如農村或小型社區。
?進水水質?:設備能夠處理的生活污水COD一般不超過1000mg/L,BOD去除率可達80%以上,懸浮物SS不超過400mg/L?
?運行周期?:設備通常設計為24小時至48小時的運行周期,可根據水質變化智能調整運行模式?
?電耗和能耗?:電耗一般在0.5-1.5KW·h/m3左右,采用節能電機和合理電路布局以降低能耗?
?占地面積?: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占地面積小,僅為傳統設備的20%?
三、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組成部分:
?進水系統?:負責將污水引入設備,并進行初步的流量調節和雜質去除。
?預處理系統?:通過格柵、粗格障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和懸浮物。
?生物處理系統?: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常見的工藝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沉淀系統?:通過重力作用將懸浮物沉淀下來,進一步減少水中的固體物質。
?消毒系統?:采用紫外線、氯化等方式對處理后的水進行消毒,確保其符合排放標準。
?出水系統?:將處理后的清水排出設備,用于灌溉、排放或回收利用?
四、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的關鍵作用:
?去除有機物?:系統通過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污水,利用附著在填料上的生物膜,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確保出水水質達標?
?去除氮和磷?:系統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等有害物質,防止水體富營養化,保護環境?
?減少懸浮物和顆粒物?:通過混凝和沉淀過程,去除水中的懸浮顆粒和膠體物質,進一步凈化水質?
?節能環保?:系統采用高效的生物處理工藝,具有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等特點,運行成本較低,符合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