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牌:Double-StepTM
產品名稱:塑膠跑道
產品用途:適用于全國各地大中小學,以及各類運動場所,比賽場地。
產品分類: 塑膠跑道常規分為、透氣型塑膠跑道、混合型塑膠跑道、復合型塑膠跑道、自結紋塑膠跑道、全塑型塑膠跑道、SPU型塑膠跑道等各種類型。透氣型塑膠跑道,以其造價低,同時由于透氣、滲水、不會因地基防水處理不當水氣上升而產生鼓包現象,對基礎防水要求較低,使用為普及。
膠跑道特點;
不會鼓泡
其底層是采用單液型PU與彈性橡膠顆粒相結合,為環保型產品,具有透氣功能。在高溫下,地基產生的蒸汽,會很快的散發出去。蒸汽壓力無法聚集,所以不會產生鼓泡現象,并符合專業要求,彈性好。
1、 面層采用EPDM(三元乙丙)膠粒,使之具有高度紫外線抵抗力,實踐證明,無褪色,強力耐磨。
2、 不掉粒,面層的EPDM(三元乙丙)膠粒是與聚氨酯漿料、預聚體混合攪拌后,采用機械噴涂進行施工
色彩:聚氨酯顆粒,表面顏色柔和,顆粒狀表層,防止耀眼刺眼陽光的反射,美觀耐久,并可采用多色彩搭配。
經濟:維護便利,節省治理用度。
安 全性:可防止跌倒所發生的運動傷害。
粘接性:特殊施工處理,粘接力強,可按捺水分上升,無氣泡,剝離等現象。
平坦性:施工使用自流平材料,表面平坦,能符合特別平坦的比賽場地要求。
耐沖擊力:具有強韌的彈性層及緩沖層,可吸收強勁的沖擊,表面不會受損。
抗釘力:在受力很大使用頻繁的百米起跑點,也不會受到釘鞋或起跑架破壞。
耐磨縮性:不會由于田徑器材的重壓而無法恢復彈性。
耐磨性:耐磨耗性小于2.5%,滿足各級學 校長時間,高使用頻率的需求。
沖擊力吸收:適度吸收腳步沖擊力,減少運動傷害,長期訓練及比賽均相宜。
透氣型塑膠跑道施工方案
一、施工程序框圖
施工前準備 → 清 理、補 平 → 定 位、放 線 → 機械攤鋪膠粒
↓
竣 工 驗 收 ← 畫 線 ← 機 械 噴 面 層
二、施工前準備
1、機具設備
塑膠跑道攤鋪機,塑膠攪拌機、空氣壓縮機、劃線機、劃線板、塑膠噴涂機、圓盤砂磨機、袋式打磨機、高壓噴槍、經緯儀、水準儀。
2、工具
塑膠手握車、磅秤、鋁合金刮尺、壓板、刮耙、鋼卷尺、油灰刀等。
3、 材料
環保型聚胺脂PU料,14—18目橡膠顆粒、膠水。
三、清理、補平
1、 將基礎表面清洗、清掃干凈,并檢測平整度。
2、 表面干燥后,先在基礎表面上噴涂聚氨脂膠水一遍,采用點狀噴涂,噴涂面積控制在80%左右。
3、 對平整度較差的地方(誤差>3mm),先用膠粒(摻膠水混合均勻)進行局部補平。
四、定位方式:
采用精緯儀、水準儀、按設計要求進行定位放線,并復核。
五、 機械攤鋪EPDM橡膠顆粒層:
1、 將塑膠攤鋪機駛入已定好位的攤鋪場地內,就位并調整好攤鋪厚度(攤鋪厚度為11MM);
2、 將單組份膠水和橡膠顆粒分別裝入塑膠攪拌機內(膠水:EPDM橡膠粒=1:5),接通電源,攪拌2—3分鐘,使膠水與膠粒混勻,即每粒膠粒都應被膠水包裹。
3、 將已攪拌均勻的膠粒推至塑膠攤鋪機前,倒入已調整好鋪設厚度的攤鋪機前區域內,用專業刮耙拉平刮勻,啟動攤鋪機進行鋪設。
4、 攤鋪機的攤鋪幅度為2.5米,攤鋪速度為2—3米/分,邊攤鋪邊用鋁金刮尺,壓板及油灰刀修平、修齊,使之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要求。
5、 全部攤鋪完畢凝結后,用水準儀及水平尺檢測平整度,超出規范要求的做好標志,用圓盤砂磨機及袋式打磨機進行打磨修平,并復核,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六、環保型抗老化、耐磨、不脫粒面膠層(噴涂厚度為2mm)
1、 用高性能防潮高壓噴涂機進行抗老化、耐磨、防脫粒面層施工。
2、 將本公司生產的跑道環保全塑型彈性PU面漿(各組份充分攪拌均勻后),裝入防潮高壓噴涂機內,然后均勻地噴涂在防滑PU膠粒層面上。
3、 按設計顏色分別噴涂。
七、鋪膠注意事項
1、 聚氨酯塑膠材料在施工中比較怕水,因此施工人員在高溫條件下作業要準備毛巾擦汗;要掌握天氣情況,做好防止突降陣雨的應急措施。
2、 鋪膠時間要避開早晨大氣和地面濕度較大的時候,即使在天氣晴朗的正常工作日,一般在上午九點以后正式鋪設。
八、畫線
3、 畫線材料:選用彈性聚氨酯專業畫線漆。
4、 材料特點:耐磨、耐水解、粘合力強、保色性強。
5、 膠面鋪高完成后,全場做衛生清潔工作,完成后即可開始劃線,其步驟如下:
(1) 首先用激光測距儀及經緯儀復檢七個基本樁點,并對誤差做調校確定后,按照國際國聯的標準進行測量,畫出各種標志線,以此為基準,用鋼尺把分道線分好,用鐵釘定點,再用具有一定韌性的魚絲線將直線各點按縱橫相連。
(2) 將線槽基準線與定位線對齊。將線漆調好后即可開始噴分道線,噴線時務必注意電腦噴線機噴嘴的高度,角度及寬度,確保線寬的誤差嚴格控制在規則允許的較低限。
(3) 將各項目的起點、跨欄欄距、搶道線、接力區、終點線等列表,并根據不同項目標志線顏色不同,做成若干不同顏色的小標志,用透明膠固定于大頭針上部,用經緯儀標定于各自的位置上,所有標志物標志完,檢查無遺漏。用經緯儀復核一遍確認后。用鋼尺采用放射丈量法再次檢查確認,再根據不同項目顏色噴涂上述各點位線。
2、注意事項:
(1) 按劃線數據測量、確定各種標志線的位置,反復測量,校核確認無誤已達要求的精確度,方可用大頭針在塑膠面層上做劃線記號,用墨線彈出底線。
(2) 放線后須經體育工藝復核,角度部分用放射線長度進行校核,直線部分用鑒定過的鋼尺(包括尺長校正、溫度校正)進行復核,確認符合標準后,方可進行噴線。
(3) 噴線時,要反復檢查噴線木盒的寬度是否符合田聯的規定,如不符合必須及時調整。
(4) 噴線操作人員應掌握好噴槍離塑膠面距離和角度,以便線條的美觀,色澤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