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廢水是為了清除金屬表面氧化物,采用硫酸、硝酸、鹽酸、氫氟酸及磷酸等酸進行酸洗法處理時而產生的廢水。廢水多來源于鋼鐵廠或電鍍廠,pH值一般在1.5以下(游離酸0.5-2%),呈強酸性,采用中和法對廢水進行處理,常采用的中和劑有石灰、白云石及氧化鎂、阻滯分離法。 硫酸廢液的處理 編輯 鋼鐵工業硫酸洗液處理工藝主要有中和法、硫酸鐵鹽法、有機溶液萃取法、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方法。后面三種方法尚處于試驗研究階段,工業應用較多的是硫酸鐵鹽法生產、聚合鐵及顏料等產品。
1、中和法 2、硫酸鐵鹽法3、擴散滲析—隔膜電解 4、氧化鐵紅硫銨法 5、濕地法 6、生物法 鹽酸廢液的綜合利用研究 編輯 處理硫酸酸洗廢水的方法如中和法、結晶法等均可用來處理鹽酸酸洗廢水。但鹽酸具有揮發性,還有一些新的處理方法。
1、高溫焙燒法 2、魯奇法 3、薄膜蒸發法 4、蒸餾法 酸洗廢水處理工藝
酸洗廢水處理工藝檸檬酸廢液
(1)與煤混合燃燒處理。檸檬酸清洗廢液所含的污染物質是其自身的化學耗氧量、緩蝕劑帶人的污染物質及清洗下的鐵與銅。清洗液的pH值在3.5~4較低范圍內,不符合排放標準。檸檬酸是相當穩定的有機酸,常規的氧化方法不易使其分解破壞,但它是碳氫氧化合物,可通過燃燒方式使它在高溫下氧化分解。 當將檸檬酸清洗廢液通過專用的燃燒器在鍋爐爐膛中燃燒分解時,其他所含的緩蝕劑也可隨之分解,鐵、銅等轉變為氧化物進入飛灰及爐渣中。考慮到防止燃燒器發生酸腐蝕,應調節檸檬酸清洗廢液pH值為7~9,然后用專用燃燒器霧化后送入爐膛隨煤粉一起燃燒。據有關資料,以670t/h鍋爐為例,以2~4t/h流量摻燒廢液,不會影響鍋爐燃燒。在于燥多風地區,也可把中和后的檸檬酸清洗廢液作為防塵用水噴灑在煤場,隨燃煤一起燃燒處理。
(2)也可將廢液排到鍋爐沖灰池與灰水混合排至灰場,利用粉煤灰的吸附性將檸檬酸(有機物)固定在粉煤灰上。
(3)氧化法降COD。向廢液中加人雙氧水、次氯酸鈉或漂白粉,氧化處理掉化學清洗廢液中的有機物也有較好效果。
具體步驟如下:
1) 向廢液中加人雙氧水或次氯酸鈉把廢液中有機物氧化,如廢液中含有Fe2+也會被氧化成Fe3+。
2) 向廢液中加入燒堿、石灰乳等中和劑,調節pH值至10~12,呈堿性,然后通人壓縮空氣進行攪拌,促進有機物進一步氧化,把Fe2+全部氧化成Fe3+,并生成Fe(OH)3沉淀。
3) 向廢液中投入明礬,聚丙烯酰胺等凝聚劑使Fe(OH)3、Cu(OH)2及懸浮物全部絮凝沉降,同時測定COD值(此時COD值應降至300mg/L以下)。
4) 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COD值降至lOOmg/L以下,加入氧化劑過硫酸銨[(NH4)2S2O8],投放量為1.2kg/m3,并通人壓縮空氣攪拌使有機物充分氧化。
5) 最后用鹽酸把溶液pH值調至6~9,廢液澄清后方可排放 金屬離子廢水 對酸洗廢水酸性的處理,實際化學清洗廢水中含重金屬離子較多,也應對重金屬離子進行妥善處理。重金屬離子的處理方法有氫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氧化還原法和離子交換法等,其中以氫氧化物沉淀法使用較普遍,成本低。
為去除酸洗廢液中的銅、鐵等污染離子,向酸洗廢液中加入液體工業氫氧化鈉、純堿、石灰等,利用壓縮空氣攪動混合,同時可使亞鐵離子氧化,在鐵離子的催化下,聯氨也可分解。調節溶液pH值在10以上的合適范圍,鐵、銅等重金屬離子可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金屬氫氧化物沉淀。 此時銅離子將以氫氧化銅的形式沉淀,剩余銅離子的理論含量<0.1mg/L,可滿足排放標難;三價鉻離子的氫氧化物是兩性氫氧化物,它會溶于過量的堿中,所以加堿后溶液pH值應控制在8~9左右。廢液調節溶液pH值后經過靜置沉淀,可將大部分重金屬離子去除,再用酸中和至pH值為9以下排放,如果輔以過濾手段,則去除效果更好。為了防止氫氧化銅部分溶解,排放液pH值不宜低于8。
對于含Cr6+的酸洗廢水常用加亞硫酸氫鈉等還原劑的方法使其轉變成Cr3+, 還原反應在pH9.2時氫氧化鉻會再溶解。 利用薄層分析的原理,廢酸液進入設備裝置,填料將酸截留,廢酸液變成廢液,廢液中的物質被填料阻滯,分別依次排除設備,可根據技術需求截取,用反洗水先淋填料,從設備中流出再生酸。不同的酸液要用不同的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