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是各類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有污染物的水,這些廢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1、物理處理方法
物理處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大顆粒懸浮物、油類和其他不溶性物質。常見的物理處理技術包括:
- 沉淀/混凝:通過添加化學藥劑使細小的懸浮粒子聚集成較大的絮體,然后通過重力作用沉降分離。
- 過濾:利用砂濾、活性炭吸附、微濾、超濾等技術去除細小顆粒和溶解性有機物。
- 氣浮:通過向廢水中注入微小氣泡,使懸浮物附著在氣泡上并漂浮到水面,便于收集和去除。
- 離心分離:適用于分離密度差異較大的液體混合物,如乳化液或含油廢水。
2、化學處理方法
化學處理方法涉及使用化學藥劑來改變廢水中的污染物性質,使其易于去除或轉化為無害物質。常用的化學處理技術有:
- 中和:調節廢水的pH值,使之達到適宜生物處理或其他處理步驟的要求。
- 氧化還原:例如Fenton試劑、臭氧氧化、過氧化氫等,可以有效分解難降解的有機物。
- 高級氧化工藝(AOPs):結合光催化、超聲波、電化學等手段,增強氧化效果,適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 化學沉淀:通過加入特定的化學藥劑,使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從而被去除。
3、生物處理方法
生物處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來分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是且廣泛應用的處理方式之一。主要的生物處理技術包括:
- 活性污泥法:通過曝氣池內的微生物群落降解有機物,隨后通過沉淀池實現固液分離。
- 生物膜法:微生物附著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廢水流經時被凈化,適用于低濃度有機廢水。
- 厭氧處理:在無氧條件下,利用厭氧菌分解有機物,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適合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 膜生物反應器(MBR):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相結合,提高了處理效率和出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