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m3/d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250m3/d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是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方式,它將污水處理設施集成在一個系統中,并將整個系統埋入地下。這樣做的好處包括不占用地面空間、美觀、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等。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通常采用模塊化設計,便于安裝和維護。它主要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利用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定、維護方便等特點。這種系統特別適合于生活污水和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能夠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廣泛應用于居住小區、高級賓館、醫院、綜合辦公樓和各類公共建筑等場所。
此外,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還采用了好氧顆粒污泥技術,這是一種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的新型污水處理技術。好氧顆粒污泥相比普通絮狀污泥,具有除污效果好、密度大、強度高、微生物種類多、結構穩定、耐沖擊負荷強以及沉降性能好等優點
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的設計要求?
處理規模及運行方式?:設計應明確處理規模為5--1000m3/d,即每天處理的生活污水總量為250立方米。同時,需要明確設備的運行方式,包括連續運行或間歇運行,以確保設備的有效利用和優化處理效果?
?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設計應明確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的指標,包括但不限于BOD5、COD、NH3-N等關鍵指標的濃度范圍。這些指標直接關系到處理工藝的選擇和設備的性能表現?
?處理工藝?: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是設計的核心。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通常采用的生物處理工藝,如接觸氧化法,以確保去除BOD5、COD、NH3-N等污染物,同時保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和處理效果好?
?主要設施及設備?:設計應包括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主要設施和設備,如格柵井、調節池、消毒清水池、彈性填料、曝氣裝置、水泵、風機、加藥消毒裝置等。這些設施和設備的選擇直接影響到處理效果和設備的整體性能?
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工作原理
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的處理原理主要依賴于AO生物處理工藝,即厭氧-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其工作原理如下:
?厭氧階段:在這個階段,由于污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換成N2,同時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NH3-N合成新的細胞物質。這一階段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有利于硝化作用的進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較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
?好氧階段(O級)?:在有機物濃度已大幅度降低后,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在這個階段,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而白氧型細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NO2-N、NO3-N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N2,從而完成對有機物和氮的去除。
通過這種厭氧-好氧的結合工藝,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能夠高效地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氮,確保出水質量達到或超過國家排放標準,適用于各種生活污水處理場景,包括住宅區、飯店、賓館、學校等場所的使用。此外,該設備還具有安裝快捷、移動方便、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運行維護簡單的特點
生活污水處理地埋式設備 主要部分:
預處理單元?:通過機械格柵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和懸浮物,確保后續處理過程的順利進行。
?生物處理單元?: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無害物質。這一過程通常包括厭氧池和好氧池,其中厭氧池通過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進行處理,這種工藝的處理效果優于wan全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能夠有效地去除有機物,同時保持出水水質的穩定性,避免污泥膨脹。
?深度處理單元?: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細小顆粒和溶解性污染物,可能包括過濾、消毒等步驟,確保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
?監控與控制系統?:包括各種傳感器、儀表和自動化控制設備,用于實時監測污水處理的各個環節,確保系統穩定、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