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第一步是凈水前處理。這一步主要是通過過濾網、格柵和沉淀池等設備把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過濾掉。這樣可以減輕后續處理環節的負擔,提高處理效果。
生化處理是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的核心環節。通過通氧、曝氣等環節,把污水中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無機物質,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一般采用加入微生物的方式來進行生化處理。
沉淀過程是通過加入藥劑等建立混凝沉淀,從而將污水中細小或懸浮的污染物聚合成凝固物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此外,通過加入藥劑等可以加速沉淀過程,提高處理效果。
消毒過程是對生化處理后的污水進行消毒處理的環節。消毒可以消除殘留的病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提高處理效果。一般采用加入消毒劑的方式進行消毒。
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構造和作用
格柵池:攔截渣滓,防止堵塞提升泵。
調節池:調節水量、均和水質同時可作為應急池。
缺氧池: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碳源,利用反硝化細菌將回流至該池泥混合物的硝酸鹽、亞硝酸鹽轉化為氮氣,實現廢水脫氮。
好氧池:在曝氣狀態下,活性污泥中大量的微生物降解或吸附水中含碳、氨氮、磷有機污染物質,已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二沉池:污泥與污水在二沉池進行了泥水分離,依靠重力沉降,上清液溢流進入消毒池。
缺氧池: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碳源,利用反硝化細菌將回流至該池泥水混合物的硝酸鹽,亞硝酸鹽轉化為氮氣,實現廢水脫氮。
MBR池:利用膜實現泥水分離,并且膜截留了反應池中的微生物,使池中的活性污泥濃度大大增加,污染物得到了限度的降解。
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工作原理
步驟一:污水進水進入缺氧池;
步驟二:進入所述缺氧池的污水,由于水中有機物為復雜結構且可生化性較差,水解酸化菌利用H2O電離的H+和OH-離子將有機物分子中的C-C鍵打開,所述打開的C-C鍵一端加入H+離子,另一端加入0H-離子,所述水解酸化菌可以將長鏈水解為短鏈,支鏈水解為直鏈,環狀結構水解為直鏈或支鏈,從而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所述污水中的SS高時,水解酸化菌通過胞外粘膜將SS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斷片,然后再進入胞內代謝,不wan全的代謝可以使SS成為溶解性有機物;所述缺氧池同時具有脫氮效果;
步驟三:所述污水進入到所述好氧池內,所述好氧池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機物,處理形式至少是活性污泥池、生物接觸氧化池、MBR池中的一種,步驟二所述溶解性有機物在好氧池內處理2-4小時后,后續出水就變清澈了;所述好氧池內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缺氧池內,所述污泥回流比為1-3;
步驟四:所述好氧池經過亞微米級膜孔的攔截,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有害微生物、顆粒雜質、懸浮物等,得到優質的中水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