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檢測機構 檢測中心
什么是第三方檢測機構?
第三方檢測機構是指獨立于供應商、生產商、銷售方和政府監管機構之外的獨立實驗室或機構,它們以公正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相關法律、標準或合同,對產品、服務或工程質量進行檢測、評估、鑒定,并提供科學、準確和客觀的檢測數據和檢測報告。這些機構的存在旨在確保市場上的產品、服務和流程符合既定的標準、法規和質量要求,從而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安全,促進貿易公平,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
清析技術研究院可出具備CMA/CNAS資質的檢測報告,是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可提供有關微塑料采樣方法等檢測服務。
檢測范圍:
大氣:
紡織產品生產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超細合成纖維、工業上材料切碎和磨削等加工產生;
水域:
塑料污染主要來源,海洋、地表河流、湖泊、水庫、居民飲用水中均已發現;市政污水排放、大氣微塑料干濕沉降、工業產生塑料廢棄物、紡織行業廢水排放、個人日用護理品及其包裝等。
土壤:
污泥、有機肥的長期施用、農用地膜的殘留分解、大氣微塑料的沉降、地表徑流和農用灌溉水的帶入等;
采樣方法:
海水、淡水:
大樣本法,根據水樣深度選擇不同采集裝置,以不同網目(50-3000微米) 的浮游生物網采集,常用網目孔徑300微米。
土壤、沉積物:
確定采樣位置、采樣深度及樣方的設計等,多點法采集樣品;表層樣品和分層采集的剖面樣品;采集深度不一沉積物采樣深度一般為表層2、 3、5cm不等,土
壤一般取樣深度0~20cm;采集工具多樣。
環境空氣:
溶液吸收法、吸附管法、濾膜法、濾膜-吸附劑聯用法;直接采樣法;被動采樣法;微塑料大氣污染研究報道目前較為少見。
檢測標準:
GH/T 1378-2022 農田地膜源微塑料殘留量的測定
T/CSTM 00217-2022 景觀環境用水中微塑料的測定 傅里葉 變換顯微紅外光譜法
檢測流程:
1、溝通需求:了解待檢測項目,確定檢測范圍;
2、報價:根據檢測項目及檢測需求進行報價;
3、簽約:簽訂合同及保密協議,開始檢測;
4、完成檢測:檢測周期會根據樣品及其檢測項目/方法會有所變動,具體可咨詢檢測顧問;
5、出具檢測報告,進行后期服務;
以上是與微塑料檢測相關的簡單介紹,具體試驗/檢測周期、檢測方法和儀器選擇會根據具體的檢測要求和標準而有所不同。詳情可以咨詢工程師。
微塑料檢測機構 檢測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