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體化含銅污水處理設施品質為本
一、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1)物理處理法是對廢水中的溶解性小物體和懸浮污染物進行回收和分離。由于其物理性質不同,可分為重力分離法、篩濾法和離心法等。物理處理法成本低,但經過處理后廢水中污染物含量還是相對較高。
2)化學處理法是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或中和有毒有害物質將其分解成無毒、無害的物質。例如,通過添加化學物質來產生化學反應(常見的中和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和混凝反應)。在化工廢水處理過程中采用化學實驗的方法,所使用的設備都具備配套的水池、灌、塔和一些輔助設備?;瘜W處理法具有低投資、低成本、操作簡單的優點,一個成熟的技術優勢,能承受量大、含量高的負荷沖擊,可適用于各種化工廢水處理,但化工原料需要不斷的消耗和產生污泥、排出水回用是困難的,并且占地面積較大。
3)物理化學法是以傳質作用來處理廢水時,不單單涉及到化學作用,而且還具有相關的物理作用,故稱為物理化學法。它是一種將物理作用與化學作用相結合的理化處理方法來凈化廢水。這些方法主要包括萃取、汽提、剝離、吸附、電滲析、離子交換和反滲透等等。使用該方法前,先應該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去除廢水中的油、懸浮物和有害氣體等,必要時還需要調整pH值。
二、化工廢水三級處理流程
1、一級處理
一級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將廢水中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質除去,并且調節廢水的酸堿度等處理工藝負荷的處理方法。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自然沉淀、柵網過濾、上浮、隔油等。經過一級處理之后的污水,通常情況下還不能夠達到排放標準。所以一般還要進行后續的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1)篩濾法
篩濾法是去除廢水中懸浮污染物的方法。使用此方法時經常會用到格柵和篩網等設備。格柵的作用是截留污水中大于柵條間隙的漂浮物,一般情況下會將其放置在污水處理場處,目的是避免管道和一些設備的堵塞。在使用格柵清渣的過程中既可以使用機械方法也可以使用人工方法,必要的時候還會將殘渣磨碎,再將其投入到格柵下游。
2)沉淀法
沉淀法的核心機理是重力沉降,利用重力沉降可以分離廢水中呈懸浮狀態污染物質。沉淀法所用的主要設備有沉砂池和沉淀池,它們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可沉降的懸浮固體以提高后續的處理效果。
2、二級處理
二次處理主要是進一步處理廢水,去除廢水中的大量有害污染物。廢水經沉淀、過濾或漂浮處理的早期處理后,懸浮物經一級處理后去除,但對于那些目前存在于廢水中以膠水體位或溶解態氧化物或有機污染物不能有效去除。因此,廢水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不能自接排放。此時,需要進行二次處理。二次處理的主要方法如下所示。
1)活性污泥法
在廢水的化學處理中,活性污泥法是一種重要的處理方法。主要操作過程是以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為基礎。在連續供氧的特殊條件下,將各種微生物混合并連續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廢水中的微生物群落通過吸附、冷凝、分解、沉淀、氧化和活性污泥的形成,去除廢水中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從而進一步凈化污水?;钚晕勰喾ǔ闪⒅两褚延?0年的歷史,技術水平相當成熟。目前,活性污泥法已成為處理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的生物處理方法。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主要的操作方法是將廢水在固定的表中進行載體生物膜的生長,然后通過生物氧化和物質交換相結合的方法,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該方法在污水處理設備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旋轉生物接觸器、生物濾池和生物接觸氧化池,并逐步發展成為懸浮填料流化床,廣泛應用于生物接觸氧化池中。
3、三級處理
三級污水處理又稱深度處理或污水高級處理。在最初的兩級處理之后,仍然存在一些污染物,包括一些可溶的無機物質和可以輕易處理掉的小物質。三級處理與深度處理相似,但也有重要區別。三級處理是經過二次處理后廢水中的一些特殊污染物,并建立了輔助處理裝置。然而,深度處理主要是基于廢水回收和再利用。值得注意的是,三級加工階段投資相對較大,管理過程繁瑣復雜,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使資源得以重復利用。
工業廢水通常含有多種成分,這給其凈化處理帶來很大的困難,也使得環境與地下水資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調查資料顯示,工業廢水是破壞我國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線路板在我國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也帶動了我國工業的進步,但其生產作業往往具有高污染、高用水量的特征。本文就某線路板生產企業廢水處理及回用展開工藝設計及技術探討。
常州一體化含銅污水處理設施品質為本
1、工程概況與工藝要求
該線路板廠主要加工和制造線路板,需要鍍鎳、鍍金、鍍錫、OSP涂覆等工藝操作來提升產品質量,這類工藝產生的廢水含有多種重金屬元素,此外還有少量有機物。多種成分的摻雜就加大了廢水處理的難度,更不利于環境的治理。
依該廠的產能狀況,本項目擬建廢水處理規模為2600m3/d,其中廢水回用800m3/d,外排廢水1800m3/d。廢水系統每天運行24h,回用水系統每天運行20h。出水要求:對于一般清洗廢水,其電導率≤200μs/cm,COD≤10mg/L,pH在6~8;排放水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2標準。
2、工藝設計
2.1 設計要求
自廢水流入廢水站,經過各個步驟的處理直到向外排放,其間的所有環節均為本次的設計內容。要適用于生產工藝,設計則應滿足以下標準:廢水要分流處理;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最大限度地利用基礎設施;依靠的工藝、設備,實現利益
由于該廠電鍍廢水的水質與生產能力、工藝與技術水平有很大關系,所以以下運用的水質及水量參數作為一般情況下的取值,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廢水中的雜質大多是金屬離子、有機物及酸堿,針對此類雜質,可采用物理法、化學法、物化法及生物法進行深度處理[1]。廢水處理系統有分別針對不同雜質的處理工藝。
2.2 工藝流程設計
2.2.1 含鎳廢水處理
含鎳廢水主要指PCB生產制程沉金線“鎳缸”后水洗水及破氰后的含氰廢水。含鎳廢水主要含有鎳離子,為一類污染物,車間的含鎳廢水在調節池進行收集,經一定的時間調質均勻后,提升至pH調節池進行pH調節后流入氧化池、混凝池、絮凝池,由沉淀池以氫氧化鎳、磷酸鈣污泥形式去除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出水使用多介質過濾器與鎳離子交換系統,確保鎳離子達標,過濾出水進入綜合廢水進行后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