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油庫一體化廢水處理設施勇于創新
1.沉降分離法
沉降分離法是利用油水兩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進行分離的,屬一級處理。通過調整沉淀池的設計和操作參數,使油滴在重力作用下從廢水中脫離。
2.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處理含油廢水是利用多孔薄膜為分離介質,截留含油廢水中的油及表面活性劑而使水分子通過,達到油水分離目的。于排放要求高、處理量不大的含油廢水。
3.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固體吸附劑對含油廢水中的溶解油及其它溶解性有機物進行表面吸附。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炭不僅對油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而且能同時有效地吸附廢水中的其它有機物,但吸附容量有限(對油一般為30—80mg/g),且成本高,再生困難,限制了它的應用。
4.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是通過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來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和油類物質。這一過程一般分為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兩個階段。好氧處理條件下,微生物通過利用氧氣分解有機物質和油類物質。厭氧處理則在無氧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分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
隨著我國對石油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石油企業對石油的開采技術越來越重視了,尤其是我國油田進入高含水階段,石油企業對采油技術更重視了,油田開發注水成為我國油田開發中應用很普遍的一種手段。一方面補充地層能量,另一方面維持儲層能量平衡,保持油田長期高產穩產的有效方法。注入水主要來源地面淡水、淺層地下水和采出水。為了節約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注入油層的水大部分來自原油中的水,通常稱為采出水。目前,污水的利用率已占總注水量的80%左右。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乳化原油、細菌等有害物質,需要經過處理達標后才可回注,注入未經處理的污水回注,大量的細菌、機械雜質和鐵沉淀堵塞儲層,導致注水壓力增大,注水下降,影響原油的水驅效率。因此,注入水庫的水必須經過凈化。
由于污水是從油藏產生的,油田回注污水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油和懸浮物。一般來說,污水處理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除油階段。這一階段是利用油、水密度差和破乳絮凝劑去除油水。第二階段是過濾階段。在此階段,廢水中的懸浮固體、油和其他雜質被吸附在濾料表面,或利用濾料的吸附和堵塞作用阻止其通過濾料層。根據含油廢水在脫油階段原油密度和凝點的不同性質,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法。目前國內外在脫油階段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法有重力隔油罐技術、壓力沉降除油技術、氣浮除油技術、水力旋流除油技術等。下面跟大家介紹一下,幾種含油污水處理技術的優缺點;
如皋油庫一體化廢水處理設施勇于創新
重力式隔油池技術依靠油水的相對密度差來達到脫脂的目的。在含油污水進入隔油池后,大油滴在浮力作用下自由浮動,乳化油在破乳劑(凝結劑)的作用下從小油滴變為大油滴。在一定的停留時間內,大部分原油漂浮到隔油池的上部并被移除。其特點是隔油池體積大,污水停留時間長。即使進水的流量和水質突然變化,也不會嚴重影響出水水質。然而,它具有大的占地面積并且去除乳化油的能力差。
壓力沉淀除油技術是在除油設備中加入物料,使油滴凝聚。當含油污水通過凝聚材料層時,小油滴變大油滴,加快了油的上升速度,縮短了污水的停留時間,減少了設備的體積。聚結斜板技術的綜合應用,大大提高了除油效率,但其適應進水量和水質變化的能力不如隔油池。
氣體浮選除油技術在油性污水中產生大量細泡,使水中懸浮的油珠和顆粒大小為0.25至25微米的固體顆粒粘在氣泡上,一起浮到水面上。從而實現了從污水中去除污油和懸浮固體顆粒的目的。空氣浮選可大大提高懸浮油珠和固體顆粒的浮速,縮短處理時間。它具有處理量大、處理效率高的特點,適用于稠油油田含油廢水和高乳化油含油廢水。
旋流除油技術是利用油水密度的差異和液體在高速旋轉時不同離心力的作用來實現油水分離的技術。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設備體積小,分離效率高。但對原油相對密度大于0.9的含油廢水的適應性較差。
根據過濾水質的要求,將過濾階段采用的過濾技術分為粗濾、細濾和細濾。根據水質建議,懸浮物固含量為1.0×5.0mg/L,粒徑為2.0μm。過濾的核心技術是過濾材料的選擇和再生。在油田污水處理中,國內外主要使用的過濾材料有石英砂、無煙煤、陶粒、核桃殼、纖維球、陶瓷膜、有機膜等。過濾介質的再生方法主要有熱水反沖洗、空氣反吹等。
單一的技術往往很難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如下圖工藝以旋流氣浮為核心設備,結合不同過濾精度的過濾器滿足不同滲透率地層的處理需求;采出液經三相分離器將油、氣、水初步分離,含油污水進入旋流氣浮進行深度除油,旋流氣浮排油(已經微氣泡破乳,油水可快速分離)再次進入三相分離器實現油水分離,產水進入相應的過濾器深度凈化后輸送至回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