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D-6磁電式振動速度傳感器主要安裝在各種旋轉機械裝置的軸承蓋上(如汽輪機、壓縮機、風機和泵等)。它是由運動線圈切割磁力線而輸出電壓的電磁式傳感器,因此具有工作時不需要供給電源、安裝容易等特點。
1.技術參數
1.1 靈 敏 度: 10-50mv/mm/s
1. 2 頻率響應: 5 ~ 1000 Hz,10 ~ 1000 Hz (可選)
1. 3 誤 差: 10- 300HZ < 2% ,300- 1000HZ < 4%
1.4 自振頻率:10Hz
1.5 可測振幅:≤2mm(P — P)
1.6 加速度:10g
1.7 測量方向:垂直 水平 兩用
1.8使用環境:溫 度 -40℃~70℃ 相對濕度 ≤90%
1.9 外形尺寸:φ31×70mm
1.10 重 量: 約300g
2.安 裝
2.1 安裝位置:垂直或者水平安裝于被測振動點上,以變送器底部M8×1.25螺釘磁座吸附在被測殼體上,然后將傳感器擰在上面擰緊即可。
3.注意事項:傳感器不能外力重擊
DC-CD-6磁電式振動速度傳感器



壓電粉體液位傳感器 TSP系列
擁有高度靈敏性,對于極小的變化也會有所反應
壓電粉體液位傳感器是被稱為粉體或粉末的微粒子狀物質,除了木粉、礦物粉、金屬粉、樹脂粉、纖維填料粉、硅微粒子、陶瓷微粒子以及各類涂層粉體等會使TSP系列傳感器表面發生損傷或變質的物質,均可以高精度及穩定的電壓輸出告知其"有無"*。
*由于檢測面(單晶振子金屬板)中使用了銅合金,因此根據日本國內的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檢測面原則上不得用于與食材接觸的用途。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其具有高度靈敏性,即使是因粒子間充滿空氣而變得輕盈蓬松的粉末也可判斷其"有無"。
其大大超越其他壓電型余量傳感器的高度靈敏性,使其能夠在以微小、輕量粉末為原料的涂料、印刷用油墨、染料、化妝品等制造過程中,為粉體儲料器的余量管理等帶來各種優勢。
以下將通過驅動原理、制造技術(結構設計)、驅動方式及電路技術的順序,就對其靈敏性提供支持的TDK技術進行介紹。
驅動原理及結構
壓電振動傳感器的基本驅動原理以及結構與壓電發音體相同。其采用了將圓板狀壓電陶瓷粘接于薄形金屬板上的單晶結構振子(圖2)。
圖2壓電單晶結構
壓電單晶的驅動原理
壓電陶瓷需要事先以厚度方向進行分極處理,因此如圖3所示,從外部向分極方向附加電壓時,器件整體將向分極方向伸縮,從而使厚度發生增減。由于其體積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向厚度方向(分極方向)伸長時,分極方向與直角方向(直徑方向)會發生收縮,相反,如果厚度方向發生收縮,則直角方向會伸長。
圖3壓電陶瓷的伸縮
然而,由于壓電陶瓷被牢固地粘接在金屬板上,因此如圖4所示,向直徑方向伸縮的力會使單晶振子整體發生彎曲。為此,在附加交流電壓時,單晶會以與壓電發音體相同的原理產生振動。
圖4壓電單晶的彎曲運動
在壓電振動型傳感器中的應用
如后所述,在TDK的壓電粉體液位傳感器TSP系列中,處于蓬松云霧狀態的粉體在接觸單晶振動面時,根據其程度利用相位特性變化的現象,對粉體的存在進行檢測。
周邊支撐強度不均會對傳感器檢測特性帶來很大影響,因此接合時需使用彈性硅樹脂,并需要將粘接寬度、粘接厚度的均勻性控制在很高的水平(圖5)。
圖5壓電單晶的保持方法以及周邊支撐結構
壓電單晶的保持方法
周邊支撐結構
壓電單晶的驅動方式
如前所述,壓電單晶是在壓電陶瓷兩面設置整面電極,通過從外部向該兩面電極附加交流信號進行驅動的他勵振蕩方式。同時,判別傳感器面有無負荷的信號中利用了單晶的相位特性變化。
壓電單晶的等效電路與阻抗頻率特性如圖6所示。
圖6壓電單晶的等效電路與阻抗頻率特性
等效電路
阻抗頻率特性
Cd為靜電容量、Lo為等效重量、Co為等效剛度的倒數,Ro為等效機械阻力。頻率特性中阻抗的小點為等效電路Lo、Co、Ro的串聯諧振點。
此時,單晶在無負荷情況下的諧振點附近時顯示電感性,而除此以外的部位則顯示電容性。然而,隨著檢測面上附加的負荷增加,其相位特性也會慢慢發生變化,在附加一定以上的負荷后,所有頻率范圍均會變為電容性。因此,通過確認單晶諧振點附近的相位,若其為電感性,則傳感器面無負荷,若其為電容性,則表明附加有符合,即表示可檢測有無粉體(圖7)。
圖7粉體量與相位特性的變化
壓電粉體液位傳感器TSP系列的驅動電路
TSP系列搭載有TDK的定制IC,其中集成了掃頻振蕩電路、波形放大整形電路、相位檢測電路、數字處理電路等,從而實現了穩定的驅動及檢測性能。
該IC以單晶的諧振頻率6kHz附近為中心,對4~8kHz的頻帶進行掃頻,從而判別來自單晶的輸入信號為電感性或是電容性。1次掃頻間將輸出High-Low等級的2個值,若檢測出電感性則為"無負荷",若未檢測出電感性則為"有負荷"。
:彭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