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一體化電子廠廢水處理設備操作便捷
從生產車間出來的家電產品金屬表面處理含酸的生產廢水先通過廠區現有的管網收集,然后自流流入廢水調節池。廢水調節池的作用一是主要是儲存,二是均質均量,由于設備清洗及地面沖洗廢水排放的時間、酸度以及量不同,需要調水池來儲存、混合中和,從而達到均質均量,以減輕后期酸中和的效果。
當廢水調水池的水位達到一定水位后,通過液位浮球控制污水提升泵啟動,把調節池的污水提升到pH調節池進行酸堿中和調節。在pH調節池中,通過pH控制儀控制燒堿的投加量,使廢水的pH值調節到6~9之間,整個過程采用機械攪拌,經過調節處理后的廢水自流流入混凝反應池進行混凝處理。
在混凝反應池中,通過加藥泵投加混凝劑PAC溶液,使水中的含油分子顆粒與PAC結合,形式大量的小分子顆粒,然后再加入助凝劑PAM,使小分子顆粒經過搭橋、撲捉、絮凝等作用,生成大量的大分子顆粒,形成“礬花”;整個過程采用機械攪拌。經過混凝反應后的廢水自流流入斜板沉淀池進行沉淀凈化處理。
斜管沉淀池是根據平流式沉淀池去除分散性顆粒的沉淀原理,在池內增加許多斜管后加大水池過水斷面濕周,同時減小水力半徑,為此在同樣的水平流速V時,可以大大降低雷諾數Re,從而減少水的紊動,促進沉淀。另外加設了斜管使顆粒沉淀距離大大縮短,減少沉淀時,沉淀效率大大提高。自流流入斜板沉淀池的廢水,水中的污泥經過重力流沉淀于池底,然后通過污泥泵,把污泥排放到污泥濃縮池進行儲存。而沉淀池的上清液則通過重力流自流入氣浮反應池進行氣浮反應處理。
在氣浮池反應池中,循環水(來自氣浮反應池的末端出水處)經氣液混流水泵加壓到0.3-0.4MPa送進氣浮池。由于氣液混流泵的作用,將大量空氣充分溶于水中,形成溶氣水,作為工作載體,然后經快速釋放。這時溶解在水中的過飽和空氣便形成無數微細氣泡逸出,進入氣浮池。而水中大量比重小于或等于水比重的膠體物質,在氣泡的作用下上浮到液面上,然后收集水槽收集,最后通過排放管道自流流入污泥濃縮池進行儲存,而中下部的清澈廢水則自流流入砂過濾池進行過濾處理。經過氣浮反應處理后,廢水中的COD、SS以及少量的油得以除去。
在沙過濾器中,水中少量的SS懸浮物經過沙過濾池的沙截留過濾凈化處理后,廢水中的懸浮物得以經一步降低,最后達標排放。
化工廢水一般來自無機化工或者有機化工,其主要分為石油生產廢水、合成化工廢水、紡織印染工業廢水、醫藥廢水等。由于廢水的來源不同,這些廢水在水質上存在比較明顯的差別。總的來說,在化工廢水當中往往會包含比較多的人工合成物質,污染物的性質比較明顯,其中的各種污染物質也比較難降解。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點:
1)由于生產存在一定的波動性,導致廢水水質和水量情況往往隨之發生波動。
2)廢水中污染物成分也往往比較復雜。
3)廢水中BOD和COD含量比較高。
4)廢水的pH值波動比較大。
5)廢水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
6)廢水具有一定的色度。
1、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及其應用前景
1.1 廢水物理處理技術
廢水物理處理技術是指利用機械、物理的方法來對廢水當中的各種固體顆粒狀物質進行分離,對廢水當中的各種漂浮物處理效果較好,還可以有效清除廢水當中的懸浮固體顆粒、砂、油等。在當前化工廢水的處理過程中,化工廢水普遍采用的物理處理方法主要分為:重力沉淀法、過濾法、氣浮法等。重力沉淀法是利用固體顆粒的密度比大的物理原理來工作的,通過重力的篩選作用對固體顆粒進行分離,有效達到液固分離的目的。過濾法主要用于廢水中小直徑顆粒的分離,通常是依靠過濾器、微孔等對水中包含的懸浮物進行處理。氣浮法是利用氣泡對雜質的吸附作用,可以對廢水中的各種微小顆粒進行吸附,利用密度差對其中的懸浮物進行有效的分離,一般用于油、疏性細微懸浮物的分離。廢水物理處理技術一般工藝流程比較簡單,對可溶性物質的分離難度較高。在當前廢水的處理過程中,經常采用的物理技術主要包括磁分離法和膜分離法。經過研究發現,通過磁分離技術,可以有效改善污泥的沉降效果。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將磁粉首先加入到廢水當中,然后利用其磁性,將其中的污泥吸附起來,實現對其回收和應用。機械攪拌加速澄清池處理技術是廢水物理處理技術的重要一種。其主要是為了除去水中的顆粒、細菌、有機物、膠體、固體懸浮物等雜質,有效降低廢水中各種懸浮物質的顆粒濃度。為了有效降低水的硬度,還可以向水中投入一定量的碳酸鈉,能夠將水體中的一部分鹽類通過沉淀的方式沉積在水體底部,通過在水體中增加一定量的絮凝劑,有效除去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膠體等。機械攪拌加速澄清池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采用碳鋼制作。變空隙重力式砂濾池可以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細小顆粒、懸浮物、膠體和有機雜質。該技術手段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經過一定的時間使用后,在處理池內壁上容易黏附一定量的雜質,清理難度較大,需要采用壓縮空氣進行鼓泡擦洗,利用強大的水力將這些雜質分離出來。
丹陽一體化電子廠廢水處理設備操作便捷
1.2 廢水化學處理技術
廢水化學處理技術是指利用化學反應,讓廢水中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從而有效溶解污水中的膠體和物質。當前,氧化法和化學混凝法在廢水化學處理過程中非常常用。化學氧化法是指將臭氧和氯氣等氧化劑加入到廢水中,可以對廢水當中的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有效實現對污水的處理。經過相關研究發現,通過將甲基丙烯酸甲酯半導體廢水應用臭氧處理,能夠有效提升對甲基丙烯酸甲酯除凈率。電化學氧化法是指通過光、聲、電和磁等試劑,和廢水中的相關化學成分進行反應,降低對廢水的處理難度,有效對水體中有機物進行降解。國外研究學者發現,在廢水處理過程中使用含Ni的納米TiO2。能夠在有機廢物的分解過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能夠有效對廢水中的甲基橙成分進行分解。經過大量實驗證實,在對廢水進行紫外線照射之后,能夠提高甲基橙廢液的去除率,可以達到96%左右。
1.3 廢水物理化學法處理技術
廢水物理化學法處理技術是對物理廢水處理法和化學廢水處理法的綜合運用,結合化工分離理論對廢水實施處理的一種方法。在通常的情況下,物理化學法主要包括交換法、吸附法、萃取法和分離法等。通過對這些廢水處理技術的應用,能夠進一步對廢水中的各種細小懸浮顆粒進行清除,但由于技術應用的針對性較強,并不適合大規模推廣使用,且污水處理成本偏高,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對水體造成再次污染。離子交換法是根據化學鍵在親和力上的差異,對廢水中化學物質進行分解凈化。萃取法是通過在廢水中加入萃取劑,利用相似相溶性原理,從而對水體中的有害成分進行聚集和提取,進一步降低廢水中雜質含量。吸附法是借用各種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如活性炭等,對水體中的有害雜質進行吸附,從而完成對廢水的凈化。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通過活性炭吸附法,可以有效提高對廢水的處理效果,為了獲得更好的廢水處理效果,應該將活性炭的使用量控制在60g/L,還需要做好對活性炭吸附時間的控制。
1.4 廢水生物處理技術
廢水生物處理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對廢水當中的有機物質進行分解。在化工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其主要包括兩種,第一種是使用好氧生物處理法,另一種是采用厭氧生物處理法。好氧生物法處理的過程中,是通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對廢水當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吸附,生物膜的吸附面積越大,廢水除凈率就越高。后者是利用懸浮生長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分解作用,對廢水當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經過研究發現,好氧吸附法在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中,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污水處理效果,可以有效對污水中的COD進行去除,除凈率可以達到99%以上。厭氧微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厭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實現對污染物的有效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