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農村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廢水凈化設施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類生存環境被破幻,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隨著“兩山”理論的深入人心,人們對綠水青山的向往之情日益高漲,特別是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人,喝塘水、摸河蝦、池塘游泳一幕幕畫面依然倒影在眼前,那時候的農村山青水綠,人與自然共筑和諧一幅幅畫面,現在大部分農村的水已經不能直接喝了,甚至游泳、摸蝦也成了奢望,人們對農村污水的治理也越來越期待,農村的污水治理已經刻不容緩。
農村污水一般有幾大來源,除了村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之外,牲畜養殖的排泄物亂排以及池塘過度喂養也有非常重要的原因,要解決好農村污水治理,又不影響村名的正常生產生活,還是需要下功夫的。
近年來新洲區通過政府集體購買安裝三格化糞池來解決農村的生活用水排放問題,取得一定成效,一般的生活廢水通過管網進入三格化糞池發酵溶解,形成肥料應用于農業種植,既解決了生活廢水又增加農作物肥料,所謂一舉兩得。
同時,區政府嚴格限制水源地周圍的畜牧養殖,將畜牧養殖遷往深山老林,避免畜牧排泄物污染水源也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部分池塘通過排泄物肥魚的方式來喂養魚,導致池塘水質惡化,甚至發臭,實不可取,還是需要相關部門和群民一起監督,保護好水環境,就是保護了自身利益。
山青、水秀才能美麗家園,特別是水環境治理,人的生生息息第一離不開誰,水問題更容易突出,一旦治理出來效果也顯著,保護水環境就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金山銀山,農村污水治理正在路上,有行動、有效果更需要堅持不懈的搞好污水治理各項工作,這不是政府一家的事,也是人民的事,只要群干結合,共同努力,就能共同締造美麗家園。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要從農村實際出發,結合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建立健全投資運營和監督管理制度。必須采用高性價比、高性價比的處理技術,真正讓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用得起、用得上、管得好”。今天,力鼎環保就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給大家一些建議。
加強宣傳,提高農村污水處理意識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和農村環保知識教育活動,充分喚醒村民對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高村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讓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讓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從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細化規劃,因地制宜選擇污水處理方式
按照黨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結合農村地形、村莊規模、污水量、經濟條件等特點,著力推進從實際出發,堅持因地制宜、分類處置的原則,根據村情科學制定和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案,明確目的、時間安排和處理措施。在污水處理技術方面,積極推廣“三低、一廣、一簡”的生活污水處理模式。目前農村用電不是很穩定,在建設污水處理廠的時候最好加上太陽能,既可以節省運營成本,又可以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用電。對新建、改建農村房屋或拆遷安置房,升級改造周邊污水管網和設施,做到雨水分流、管網分流,防止先建后處理、先建后改,大力推進農村污水處理,促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多措并舉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行動。例如,拓寬社會融資渠道,基礎設施投資要從單純依靠財政資金向投資多元化、融資、多方參與轉變,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和資金投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此外,項目用地大部分為農用地。建議國土部門酌情簡化農村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審批程序,盡可能縮短項目審批時限。
隨著我國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水量和污水產生量都不斷增加。然而,大多數村莊卻沒有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無序排放,造成農村水環境的惡性循環,污染問題日漸凸顯。甚至還嚴重威脅到農村的飲水安全和農民的身體健康。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黑水 (人類糞尿和沖洗水) 、洗浴水、洗衣廢水和灰水 (廚房廢水) , 是影響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已經嚴重制約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我國政府也開始重視這一問題,于是在2018年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明確要求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然而,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依然不容樂觀, 農村污水處理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高郵農村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廢水凈化設施
因此,解決農村污水處理問題,尋找到適合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和運行模式,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政府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確保污水有效處理。
政府要求農村污水治理方式要因地制宜,離城鎮近的、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可通過管網接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離城鎮較遠、人口居住較集中的村莊,可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對一般村莊則可以建設三格式污水處理設施或者采用生物處理方式。
農村黑臭水體又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置的“硬骨頭”,群眾反映較為強烈。要加強重點整治,多措并舉攻堅整治。此外,目前農村污水處理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支持,基本是政府托底,各地正在探索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污水處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農村污水治理前景廣闊,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和政策空間。
農村污水治理市場格局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城鎮化率。未來城鎮化率越高,人口越集中,污水處理宜采用集中式處理法,反之則宜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法。基于專家觀點,2035年我國總人口將達到15億,城鎮化率將達到70%以上,隨后將以一個很緩慢的速度發展或者停止。經測算,2035年,我國城鎮人口將從2014年的7.5億增長到近11億,農村人口將從6.2億減少到4億。而對于農村污水處理市場來說,城鎮化必將帶動一批千噸級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建設。
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城鎮化率已達到80%左右,分散式污水治理大約服務25%的國家人口,并被看做一種性的設施建設,具有與城市排水系統同樣重要的地位。2013年,日本的城鎮化率已達到90%以上,而全國污水處理普及率達88.9%,其中下水道普及率76.98%,凈化槽普及率8.88%,農業村落排水設施普及率2.82%。可以看到,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在發達國家已基本覆蓋了全部農村地區和人口,雖然目前國內農村污水處理還存在諸多現實問題,但大力發展農村污水處理必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