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沙場污水處理設備工藝介紹
過去機制砂污水一般直接排到河道,現在環保嚴查已經不允許這么粗獷的生產方式。對于洗沙污水的處理派生出一下三大流派
一· 小偷小摸型:偷摸排污,或者夜間生產白天停工。社會關系一般較硬,說沒事就沒事 說有事可能就是大事。
二·積少成多型:場地夠大,有充足的蓄水池存放污水,可以等待污水自然沉降,積少成多,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用挖掘機清理一次污泥池。其實這的方案。但是要求較高,且關系不到位容易被刁難。
三·正規處理型:洗沙污水進入小型污水池,用水泵抽到濃縮罐,罐頂加藥(絮凝劑)污泥快速沉淀,清水溢流出來拿去循環使用,污泥沉淀下去,上帶式壓濾機或者板框壓濾機進行固化處理,固化后的污泥運走。好處是合法合規,壞處是有成本。
含水污泥經污泥泵輸送至污泥攪拌罐,同時投加凝聚劑進行攪拌混合充分反應,絮凝劑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間“架橋”,從而促進集聚,使含水污泥中懸浮污泥微粒集聚變大,或形成絮團。而后流入帶式濃縮壓榨一體化過濾機的進料箱,污泥均勻分布到濃縮部分重力脫水區濾帶上表面,在耙齒的雙向疏導和重力作用下,迅速脫去污泥中的游離水。
污泥隨著濾帶的移動,翻轉下來的污泥進入壓榨部分的楔形預壓脫水區被壓榨部分濾帶緩緩夾住,形成三明治式的夾角層,對其進行順序緩慢預增加壓過濾,使泥層中的殘余游離水份減至低。隨著上下兩條濾帶緩慢前進,兩條濾帶之間的上下距離逐漸減小,中間的泥層逐漸變硬,通過大濾水輥和小濾水輥將大量的游離水脫掉,為泥餅順利進入擠壓脫水區,進入“ S ”壓榨段,
在“ S ”型壓榨段中,污泥被夾在上、下兩層濾布中間,經若干個壓榨輥反復壓榨,上下兩條濾帶在經過交錯各輥形成的波形路徑時,由于兩條濾帶的上下位置順序交替,對夾持的泥餅產生剪切力,將殘存于污泥中的水分絕大部分積壓濾除,促使泥餅再一次脫水,后通過刮刀將干泥餅從濾帶上刮落,由皮帶輸送機或無軸螺旋輸送機運至污泥存放處,而上、下濾帶經沖洗后重新使用,進行下一周期的濃縮壓濾。
無論是天然砂還是機制砂都會出現含泥量過高、品質級配差的問題,所以大部分沙場都會選擇配備洗砂設備來降低含泥量,但與此同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洗砂過程中產生的泥漿/污水該怎么處理呢?
不管是天然砂還是機制砂,在運行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泥漿。泥漿雖然會被簡單的濃縮消化,但依舊是液態流動狀態,體積還是很大的。運輸和處理將非常困難。為了降低泥漿的含水率,也為了降低運輸和處置的成本,必須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使污泥變成泥餅,污水變成清水,從而降低污泥處理成本運輸,真正做到環保宗旨,符合環保要求!在選擇處理洗砂污泥的方法時,應考慮污泥的性質、處理設備的可用性以及經濟成本。
東臺沙場污水處理設備工藝介紹
一、洗砂場泥漿的處理
(一)1、傳統泥漿處理方式
需要的設備有洗砂機、細沙回收機、脫水振動篩等;采用沉淀池處理,把泥漿倒入沉淀池進行自然風干,通過這種沉淀池進行自然風干。該方式容易受天氣的影響,完成風干處理的時間也比較長,且沉淀下來的大量污泥還需要定期清理。
洗沙廠廢水如何處理,洗沙廠廢水的主要來源有:洗沙廠沖洗水、制砂原料沖洗水、輸送帶沖洗水、設備冷卻用水等,其中清洗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量約占總排水水量的15%~20%。為有效處理洗沙廢水,減少廢水排放量,環保部門對洗沙廠進行了監測,并將其列入重點排污單位。為降低其對環境的污染,有效改善洗沙廠的環境質量,必須對其進行污水處理。
洗沙廠廢水處理方法有:
1、化學沉淀法;2、過濾法;3、吸附法;4、化學氧化分解法;5、生物處理法。
在實際生產中,可以將沉淀過濾后的廢水直接排放到外環境中,或者通過提升泵將沉淀過濾后的廢水排入下水道中。對于重金屬離子濃度較高的廢水可以先用吸附法去除部分重金屬離子,然后再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