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鉬酸銨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專業施工隊伍鉬是一種稀有金屬,較為昂貴,鉬酸銨也是化工行業的一種重要產品。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鉬酸銨的應用領域逐漸擴大,鉬酸銨廢水量也隨之快速增長。鉬酸銨廢水中含有Cu,Pb,Zn等重金屬,如廢水排至外環境,不但會造成環境污染,還會造成資源浪費。本著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理念,對鉬酸銨廢水進行處理并綜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鉬酸銨廢水首先進入原水池進行緩沖(24h),然后經提升泵送入攪拌反應桶,在攪拌條件下向反應桶中分別加入和PAM,經反應桶反應后自流進入一段濃密機進行分離,上清液自流進入中間儲池1(6h)。中間儲池1緩存的溶液經過提升泵提升進入反應桶,在攪拌條件下向反應桶中分別加入碳酸鈉和PAM,經沉淀反應使得溶液中的陽離子,如鐵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等沉淀下來,經反應桶反應后自流進入二段濃密機進行分離,上清液自流進入中間儲池2(6h)。中間儲池2緩存的溶液經過提升泵提升進入反應桶,在攪拌條件下向反應桶中加入硫化鈉和PAM,經沉淀反應使得溶液中的陽離子,如銅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等進一步沉淀下來,經反應桶反應后自流進入三段濃密機進行分離,上清液自流進入中間儲池3(6h)。廢水再進入到纖維球過濾器,進一步除掉溶于水中的沉淀,然后進入中間儲池4(6h)。纖維球過濾器應定期進行反沖洗。經濃密機底液流出的含水泥渣進入污泥池,經泵提升進入板式壓濾機進行壓濾,壓濾得到的含鉬沉淀渣用于鉬鐵冶煉,液體返回溶液儲池進一步進行處理。 預處理后緩存于中間儲池4的廢水,經過提升泵進入進料換熱器,與微負壓脫氨塔塔釜液進行換熱,預熱后的溶液進入微負壓脫氨塔。從微負壓脫氨塔塔頂出來的含氨蒸汽經塔頂冷凝器進入氨水制備系統進行氨水制備,氨水回用于生產。在氨水制備系統部分未被吸收的含氨氣體進入尾氣吸收塔,進一步吸收氣體中的氨氣,吸收后部分不凝氣排空。塔釜液經過換熱后去蒸發原水池(6h)或蒸發原液罐。 蒸發原水池(6h)或蒸發原液罐的溶液通過進料泵進入進料預熱器預熱,預熱后物料依次進入第三效蒸發器、第二效蒸發器、第一效蒸發器蒸發濃縮,達到濃度要求后的物料由出料泵泵入結晶器冷卻結晶,結晶后溶液由離心機離心,分離出雜鹽晶體去干燥包裝系統進行包裝。雜鹽作為產品減水劑使用或外售。
宿遷鉬酸銨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專業施工隊伍
環保標準中對廢水總氮排放質量濃度的要求日趨嚴格,GB31571—2015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要求總氮排放限值小于40mg/L,特別排放限值小于30mg/L。現階段石化、煉油、煤化工行業廢水生化處理脫氮仍主要采用A/O工藝或者A2O工藝。上述工藝存在脫氮菌容易流失、系統污泥濃度低、運行不穩定、脫氮效率低等問題。
包埋固定化通過包埋載體材料的聚合作用將游離細菌微生物包埋在聚合物的網絡空間中,包埋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重復使用,能有效防止菌體流失,維持反應器內較高的生物量,運行處理效率高,穩定性好等優點。包埋菌技術去除化工、燃料乙醇、市政廢水氨氮、總氮已有應用案例,但在煤化工廢水反硝化脫氮方面鮮見報道。
筆者從增大反硝化系統生物量、強化反硝化工藝脫氮效率、穩定系統運行考慮,探索性地將聚氨酯包埋菌技術與厭氧膨脹床反應器進行組合,用于碎煤加壓氣化廢水的脫氮處理。考察了該組合工藝對硝態氮的去除效果,優化了工藝條件參數,為后續的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提供必要的基礎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