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是護膚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護膚品市場規模顯著擴大,化妝品也由奢侈品變成了的日常用品,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在新品牌、新功效、新成分不斷涌現的當下,消費者對產品成分的安全性以及功效的真實性尤為重視。國家為規范化妝品行業對化妝品檢測、注冊、備案、進口等要求也是日益嚴格。
2021年1月1日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染發、燙發、祛斑美白、防曬、防脫發的化妝品以及宣稱新功效的化妝品為特殊化妝品。特殊化妝品相對于普通化妝品檢測項目更多、注冊時間更久、產品資料更嚴謹。
針對2021年出臺的各項管理辦法、工作規范、技術指南等一系列政策。在產品注冊過程中是否會有檢測項目不清晰?備案流程不清楚?備案審核問題頻出?
NOA|挪亞圍繞化妝品打造了的測試平臺,為客戶提供產品備案檢測、配方設計稿法規審核、產品安全性評估、功效評價項目檢測、系統操作指導、法規知識解答等等,以專業的檢測能力為客戶助力。NOA|挪亞的一站式方案能夠協助企業生產滿意、安全和有效的化妝品,在產品研發和生產的任何階段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分析、檢測、測試、研究開發、法規咨詢等技術服務。
一、送檢
1. 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信息管理系統用戶注冊(:8080/jyxt/)
2. 產品預審核:產品配方、產品工藝、產品設計稿件審核等
3. 檢驗系統線上檢驗申請(備案九項+必測風險物質+毒理+人體安全性測試)
4. 風險物質(二甘醇、、農殘等)委托加測和產品檢測
5. 檢驗結果跟蹤
6. 檢驗報告原件寄送
二、網上注冊
1. 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信息管理系統用戶注冊(https://zwfw.nmpa.gov.cn/web/index)
2. 獲取注冊備案權限
3. 系統填報注冊備案信息(備案申請表、產品名稱命名依據、產品配方、產品標簽、產品檢驗報告、產品安全評估資料、功效宣稱支持數據調研文獻)
4. 線上注冊審核進度跟蹤
5. 注冊結果審核
6. 備案資料整理存檔
三、注冊公示
1. 國家數據查詢(https://www.nmpa.gov.cn/datasearch/home-index.html#category=hzp)
一、微生物檢驗項目
檢驗項目 | 特殊用途化妝品 | ||||
防脫發類 ① | 染發類② | 燙發類 | 祛斑美白類 | 防曬類 | |
菌落總數 | ○ | ○ | ○ | ||
霉菌和酵母菌總數 | ○ | ○ | ○ | ||
耐熱大腸菌群 | ○ | ○ | ○ | ||
○ | ○ | ○ | |||
銅綠假單胞菌 | ○ | ○ | ○ |
注:
① 乙醇含量≥75%(w/w)的產品不需要檢測微生物項目。
② 物理脫毛類產品、非氧化型染發類產品需要檢測微生物項目。
③ ○表示需檢驗項目。
二、理化檢驗項目
檢驗項目 | 特殊用途化妝品 | ||||
防脫發類 | 染發類 | 燙發類 | 祛斑美白類 | 防曬類 | |
汞 | ○ | ○ | ○ | ○ | ○ |
鉛 | ○ | ○ | ○ | ○ | ○ |
砷 | ○ | ○ | ○ | ○ | ○ |
鎘 | ○ | ○ | ○ | ○ | ○ |
甲醇① | |||||
二噁烷② | |||||
石棉③ | |||||
甲醛④ | |||||
巰基乙酸 | ○ | ||||
防曬劑⑤ | ○ | ||||
染發劑 | ○ | ||||
pH值⑥ | ○ | ○ | |||
α-羥基酸⑥ | |||||
去屑劑⑦ | |||||
抗UVA能力參數-臨界波長⑧ |
注:
① 乙醇、異丙醇含量之和≥10%(w/w)的產品,需檢測甲醇項目。
② 配方中含有乙氧基結構原料的產品,需檢測二噁烷項目。
③ 配方中含有原料的產品,需檢測石棉項目。
④ 配方中含有甲醛及甲醛緩釋體類原料的產品,需檢測游離甲醛項目。
⑤ 配方中含有化學防曬劑的非防曬類產品,需檢測所含化學防曬劑。
⑥ 宣稱含α-羥基酸或雖不宣稱含α-羥基酸、但其總量≥3%(w/w)的產品,需要檢測α-羥基酸項目,同時檢測pH值。純油性(含蠟基)的產品不需要檢測pH值;多劑配合使用的產品如需檢測pH值,除在單劑中檢測外,還應當根據使用說明書檢測混合后樣品的pH值。
⑦ 申報配方中含有原料使用目的為去屑劑的產品,需檢測所含去屑劑。
⑧ 宣稱UVA防護效果或宣稱廣譜防曬的產品,需要檢測化妝品抗UVA能力參數-臨界波長或PFA值。
⑨ 終產品因包裝原因無法取樣或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例如噴霧產品、氣墊產品等),企業在提交完整檢測樣品的同時,可配合提供包裝前的道工序的半成品,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在檢驗報告中予以說明。
三、毒理學試驗項目
試驗項目 | 防脫發類 | 染發類⑦ | 燙發類 | 祛斑美白類 | 防曬類 |
急性眼刺激性試驗② | ○ | ○ | ○ | ||
急性皮膚刺激性試驗 | ○ | ||||
多次皮膚刺激性試驗③ | ○ | ○ | ○ | ||
皮膚反應試驗 | ○ | ○ | ○ | ○ | ○ |
皮膚光毒性試驗④ | ○ | ○ | ○ | ||
細菌回復突變試驗⑤ | ○ | ○⑥ | |||
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 ○ | ○⑥ |
注:
① 對于表中未涉及的產品,在選擇試驗項目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可按具體產品用途和類別增加或減少檢驗項目。
② 易觸及眼睛的祛斑類、防曬類產品應進行急性眼刺激性試驗。
③ 淋洗類產品只需要進行急性皮膚刺激性試驗,不需要進行多次皮膚刺激性試驗。
④ 除育發類、防曬類和祛斑類產品外,化學防曬劑含量≥0.5%(w/w)的產品(香水類、指甲油類除外)也應進行皮膚光毒性試驗。
⑤ 可選用細菌回復突變試驗或體外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
⑥ 非氧化型染發產品不進行細菌回復突變試驗和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⑦ 兩劑或兩劑以上混合使用的產品,應按說明書中使用方法進行試驗。當存在不同濃度、不同配比等與安全性相關的不同使用方法時,需對每一種情況均進行相關的毒理學試驗。
四、人體安全性和功效檢驗項目
檢驗項目 | 特殊用途化妝品 | ||
防脫發類 | 祛斑美白類 | 防曬類 | |
人體皮膚斑貼試驗① | ○ | ○ | |
人體試用試驗安全性評價②③ | ○ | ||
防曬化妝品防曬指數(SPF 值)測定方法 | ○ | ||
防曬化妝品防水性能測定方法 | ○ | ||
防曬化妝品長波紫外線防護指數(PFA 值)測定方法 | ○ | ||
化妝品祛斑美白功效測試方法 | ○ | ||
化妝品防脫發功效測試方法 | ○ |
注:
① 祛斑類和防曬類化妝品進行人體皮膚斑貼試驗,出現刺激性結果或結果難以判斷時,應當增加皮膚重復性開放型涂抹試驗。
② 駐留類產品理化檢驗結果pH≤3.5或企業標準中設定pH≤3.5的產品,應當進行人體試用試驗安全性評價。
③ 宣稱祛痘、抗皺、祛斑等功效的淋洗類產品均應當進行人體試用試驗安全性評價。
④ 兩劑或兩劑以上混合使用的產品,應按說明書中使用方法進行試驗。當存在不同濃度、不同配比等與安全性相關的不同使用方法時,需對每一種情況均進行相關的人體安全性檢驗。
美白化妝品一般是指有助于減輕或減緩皮膚色素沉著,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化妝品。由于此類產品風險程度相對較高,《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明確其屬于特殊化妝品范疇并實行注冊管理。
目前,我國對于美白化妝品的判定主要基于產品的標簽宣稱和產品內在屬性。另外,相關部門正在籌備起草化妝品美白劑清單,預計清單發布后會對我國美白化妝品的界定產生進一步的影響。
需要提醒消費者注意的是,在我國通過物理遮蓋形式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產品也歸于祛斑美白類化妝品管理,不過這類產品數量相對較少,許可批件上的產品類別處印有“祛斑美白類(僅具物理遮蓋作用)”字樣,在此類產品標簽上也需要明確標注“僅具物理遮蓋作用”以示區分。這類產品僅僅是起臨時的遮蓋性美白作用,并不會真正使原有皮膚顏色變白,因此大家在選購祛斑美白化妝品時要特別注意這兩類產品的區別。
國家在進行國產普通產品備案質量抽查時發現一些企業在普通產品中添加了僅具有美白功效的原料苯乙基(商品名SymWhite? 377,俗稱377),該原料是2012年原國家食品批準的化妝品新原料,批準的使用目的是“美白肌膚,通過抑制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從原料使用角度看,在普通化妝品中使用該原料美白以外的功效超出了該原料批準的使用目的,應按照新原料注冊、備案規定完成注冊或備案后方可使用。從產品配方角度看,在普通產品配方中添加一個使用目的為美白劑的原料,且該原料沒有其它功能,意味著添加該原料的產品應具有美白功能,或者說企業的這種做法暗示該產品具有美白功能,該產品應該按照祛斑美白類化妝品進行管理,產品進行注冊后方可上市銷售。
基于保護商業秘密考慮,原料安全信息平臺僅供化妝品原料企業填報使用。原料企業在向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提供原料報送碼的同時,還應當提供必要的化妝品原料安全信息。對尚無原料報送碼的,并不影響化妝品注冊備案工作,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可根據原料生產商出具的原料安全信息文件,在化妝品注冊備案平臺填報原料安全相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