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衛生院實驗室廢水處理系統
支持貼牌訂制,一件代發,廠家聯系電話:152 崔經理
預處理研究
(1)沉淀、泡沫分離法
考慮到養殖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未食餌料和動物排泄物,重力分離法比較適合對這部分污水進行先期預處理。早在1998年就有人對高密度集約化養蝦池的出水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對蝦池出水的營養物及固體懸浮物的含量相當高,如采用沉降法處理出水,沉降時間大約需要6小時。經過6小時的沉淀,可以去除全部可沉淀的固體物及相當高比例的懸浮物、揮發性物質、BOD、總氮及總磷。
(2)提高溫度與溶氧量
溫度和溶氧量是影響硝化細菌硝化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溫度升高和提高水體含氧量,采用適宜的增氧方式、高效的增氧裝備或合理的布局形式,都可提高硝化率。
(3)利用水生維管束植物凈化養殖廢水
利用水生維管束植物凈化養殖廢水。試驗表明,植物濾器在凈化廢水方面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經過處理的水即使達不到使用要求,還需要后續處理,但低成本的植物濾器已利用了污水中大部分的營養物,從而大大減輕了后續處理的工作量。
兩級 A/O 生化工藝
改良型 2 級 A/O 生化池,針對養殖廢水不同濃度調整池體設計參數、調節回流比,增強反硝化脫能力,同時使系統內活性污泥不造成好氧過度,解決以往生化系統不穩定問題,同時大大提高污染物去除能力,提高生化系統穩定性,降低調試和操作難度,保障出水穩定達標排放。
A/O 工藝是缺氧、好氧交替運行,由缺氧池和好氧池共同組成,是目前國內外可以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達到脫氮、除磷目的主流工藝技術。
缺氧池(又稱兼氧池)是指廢水中含有的溶解氧較低即缺氧條件下,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通過兼氧微生物的吸附以及生化降解等作用,使回流廢水中的 NO3-N、NO2-N發生反硝化生化反應,轉化成氮氣。因此缺氧反應除了能部分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以外,較重要的作用是去除廢水中的 NH3-N(含總氮的去除)。
好氧池是指廢水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條件下,廢水中的有機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分解,有機物濃度下降,微生物量增加。廢水中的有機物,**被吸附在活性污泥的生物膜表面,并與微生物細胞接觸,在酶的作用下, 透過細胞壁進入微生物細胞體內,小分子的有機物能夠直接透過細胞壁進入微生物體內,而大分子有機物則必須在細胞外酶-水解酶的作用下被水解為小分子后再被微生物攝入細胞體內。
有機物較終被分解成 CO2 和 H2O,并產生活性污泥。同時廢水中的氨氮與含氮有機物在好氧池中在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NO3-N 或 NO2-N,與厭氧缺氧池中的反硝化反應形成硝化—反硝化系統,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小型衛生院實驗室廢水處理系統